第41章 仲謀是個好孩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東,張昭最近的心情一直很好。
儘管周瑜返回,可孫權在主要的問題上依然要聽取張昭的意見,甚至公開表示,是否與劉備結盟最終要由張公決斷。在此之前,不管別人怎麼說孫權都不會聽的。
江東眾將紛紛請戰,甘寧、程普、呂蒙已經多次向孫權闡述利害,可孫權依舊不敢言戰,這讓張昭鬆了口氣。
呼……這就好啊。
仲謀是個好孩子,知道聽長輩的忠言,這點跟他那個輕狂孟浪的大哥不一樣。
哎,如果伯符能稍稍聽話一點也不會死,伯符不會死……
張昭搖了搖頭,不再多想。
當然,這幾日為了安撫一下鬱鬱寡歡的江東眾將,張昭還是稍稍給他們一點希望。
比如張昭認為,應該跟曹操作戰,只是要掌握時機,要師出有名,這樣才能符合天意,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
嘿,過幾天關平一死,聯盟自然不成。
是關平自己孟浪送死,千載之下也不能怨我,哎說來那也是個至誠少年,也不知道劉惇能不能說服曹公留他一命啊。
這天風和日麗,張昭吃了早飯,又來到書房,隨手從書架上取下一卷書。
唔,一拿就拿到左傳了。
張昭是研究左傳的大行家,幾乎可以稱得上當世第一(活人),他寫了很多關於《左傳》的研究心得,這世間大多數人對《左傳》的理解就是跟隨他研究下去的。
他坐在地上,謙恭地翻開書卷,立刻就看到了自己最喜歡的那篇章。
鄭伯克段於鄢。
此篇在後世的名氣雖然不如《曹劌論戰》和《燭之武退秦師》,但在張昭眼中這才是《左傳》第一名篇。
故事中的鄭莊公老謀深算,將“仁義”發揮到了極致,他故意縱容弟弟的驕橫,令其野心不斷滋長,做了不少壞事,在弟弟忍耐不住謀反的時候,他一出手就是勝負手,一次解決了弟弟和母親兩人的威脅。
之後他在對待生母的問題上也算仁義盡孝,只是書中的文字總有種陰陽怪氣的感覺,張昭每次讀起來都覺得多有深意。
今天橫豎閒來無事,他又順著高聲朗讀,可才讀了幾句,他突然感覺有點不舒服。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這是書中鄭莊公的名言,此刻讀起來,張昭感覺自己老臉微紅。畢竟,他最近做的事情可算不上問心無愧。
“聖人用仁義戰勝強敵,可惜我張昭現在沒有這番本事啊。”他默默唸叨著,又緩緩展開剩下的書卷,結果映入眼簾的又是介子推被火燒的故事,頓時覺得有些不吉利。
嗯,也許今天不適合唸書,還是出去走走吧。
他活動了一下肩膀,突然聽見外面傳來一片歡呼聲,他暗暗皺眉,見僕人喜氣洋洋地快步奔來,興奮地道:
“主人,大喜啊!”
“何事?”他平靜地問道。
“小關公來拜見主人了!”
小關公?
張昭一怔,怎麼也想不起什麼大儒名士姓關,他還在琢磨,突然聽見了一個讓他毛骨悚然的聲音。
“張公!”
關平遠遠望見張昭,險些喜極而泣,飛快地向張昭奔去,張昭見了關平,臉上的表情登時凝固,手上的絕版《左傳》嘭地一聲摔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