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曹軍校尉雲山之勇(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平一路追擊陸議到了夏口水域。
這一路順風順水,關平和黃忠都展示出了不錯的水戰排程能力,吳軍不敢抵抗,讓關平很順利地就抵達了夏口。
黃忠知道關平的底細,他站在關平身邊,懶洋洋地笑道:“好個少年英雄,就是不知到了此處,又欲如何?”
這一路上關平愛惜兵力,總不能到了此處命令手下士兵強攻夏口。
就是不知道關平這大魏猛將是直接帶領手下進入夏口投降,還是命令眾人攻城故意被打的慘敗。
關平倒是頗為自信,他指揮手下的戰船在夏口附近水域遊弋了一週,並沒有讓船上軍士登陸。
“調頭,去江北!”
與夏口隔江相望的石陽等地在曹軍南下的時候已經被傳檄而定。
但石陽往北是桐柏山、大悟山,往東是大別山,往西是後世著名的隨棗走廊(此時這裡還是一大片的山連山),基本算是三面山一面水的格局,不太方便從遠處的中原大量調集糧食。
因此曹操之前雖然有派文聘在這駐軍牽制一下劉備的想法,但文聘被曹洪打了個半死,荊州軍和北軍之間的關係鬧得這麼僵,曹操也懶得在這裡繼續佈局。
所以,之前劉備抓住機會,派大將士仁過江佔據了此地,形成掎角之勢,如果曹軍突破了周瑜在陸口的佈防,起碼這裡還能勉強算是最後一道防線。
關平向眾人解釋說打打夏口先打石陽,就像打襄陽要先打樊城一樣,要先攻破江北重地,才能避免如之前曹仁攻打夏口一般被敵人從背後包抄。
同時,關平也認為劉備軍兵多將廣,己方就這麼點人強攻夏口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選擇,等佔據石陽,囤積足夠的兵力和糧草,待曹軍大軍殺來,自然可以一起進攻,從容取勝。
這思路倒是非常符合兵法,曹軍眾將心悅誠服,都認為這雲校尉雖然年輕,可運籌排程之法頗為精妙,假以時日必然是一代名將。於是眾人不再猶豫,紛紛表示聽從關平安排,攻打江北石陽。
“黃將軍。”關平頗為恭敬地衝黃忠道,“吾料劉玄德必不肯善罷甘休,當遣大軍來救。將軍可敢為我等守衛後方,阻擋劉玄德麾下大軍。”
黃忠哈哈大笑,衝關平擠眉弄眼:
“汝這小兒不懼,老夫又有何懼?久聞劉使君麾下眾人皆有高明武藝,我倒要看看,誰敢與黃某一戰!”
關平咧了咧嘴,低聲道:
“那就請黃將軍,呃,手下留情了。”
奉劉備命令駐守石陽的是宿將士仁。
此人是幽州廣陽郡人,是最早追隨劉備作戰的班底之一,雖然稱不上什麼猛將,但多年來一直伴隨劉備左右不辭辛勞,算是重要的元老之一。
他聽聞江上有曹軍準備登陸,當下準備闔門不出,死守石陽等待支援。
關平率眾步行來到石陽城下,遠遠望見城頭上計程車仁正在觀望,朗聲大喝道:
“城頭上的將軍聽著,我等奉天子詔令前來接收此城,若是大戰,城中必然多有死傷。
為手下兒郎計,將軍可敢出城與某僅以身決?若是將軍得勝,我這就率軍遁走,若是將軍不幸落敗,還請將軍喚手下兒郎投降,莫要生出無謂死傷。”
士仁心說我下來我才是傻,我有堅固的城防,對岸還有主公與江東的水軍,有本事你就攻城,看看咱們誰能堅持到最後。
他正想高聲辱罵,突然覺得這聲音極其耳熟,不禁瞪大了眼極目遠望。
他越看那個身形越是眼熟,不禁渾身一顫。
啊?
這……這……
怎麼,怎麼是阿平?
關平強忍住不笑,舉刀厲聲道:“吾乃漢將雲山,奉命取城!還請將軍莫要對抗天命!”
士仁站在城頭看了又看,確認這少年確實是關雲長之子,他見關平威風凜凜持刀站著,突然明白了什麼。
“呵,小兒焉敢枉稱天命!可敢與我大戰三百回合!”
劉備軍眾將見主帥突然發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雖然其中不少人見過關平,但怎能想到關雲長之子居然加入了曹軍,還來進攻石陽。
他們苦苦拉住士仁,叫士仁不得衝動,可士仁一意孤行,非得放棄還算堅固的城防下去跟那小將比試一番。
他身邊的親兵急了,紛紛伸長脖子連聲大罵道:
“城下是何方鳥人,汝父母……唔唔唔將軍你捂我嘴作甚啊……”
關平本以為自己隨便喊兩嗓子,士仁就會明白自己的思路出城,他們自然能輕鬆佔據此處,到時候曹軍傾巢而出,他就把趙儼等人盡數請進城中擒拿。
可萬萬沒想到出了一點意料之外的情況——能追隨劉備軍從長坂坡逃到這來計程車兵那各個都是對曹操仇深似海且意志極其堅定的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