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 我真的太難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1983年12月12日晚上八點鐘,《101次求婚》正式在富士電視臺的電視劇時段播出。
這時期,富士電視臺的月九時段還是綜藝節目,八點鐘才是電視劇時段,因此,也叫月八劇。
《101次求婚》這部劇,能在週一晚上八點鐘的月八黃金時段播出,不光是劇集本身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永山耕三的二代身份加成。
永山耕三的真正身份,在有心人眼裡並不是秘密,而《101次求婚》是他親自主導的第一部電視劇,而且這部劇無論故事情節、人物形象、還有配樂等等,也都確實優秀,富士電視臺的高層都認為這部劇會火,因此很自然的就把這部劇放在黃金時段播出。
實際上,《101次求婚》本該在上週一開始放送的,但那個時候,曹志強的電影《雨中戀》還在持續熱播中,導致各大電視臺的收視率都受到了影響,因此才決定延期一週。
別說,延期一週的決定確實正確,因為到了12日,《雨中戀》的上座率開始下降,排片率也跟著下降,不再如一開始那樣爆火了。
這也很正常,畢竟按照正常來講,《雨中戀》早該下映了,但因為成績好,各大院線才延期放送。
按照目前的態勢看,《雨中戀》還能再火一段時間。
哪怕現在所謂的上座率下降,那也是跟自己比,但比起周圍其他的新片來講,《雨中戀》這個上映已經近一個半月的外國電影,依舊遙遙領先,上座率基本都能超過百分之七十。
要知道,哪怕是八十年代初,日本某個電影的上座率能超過七成,已經是大成功了,更何況還是一部上映快一個半月的電影,這成績就更加讓人意外。
當然,時間過去了這麼久,票房也毫無例外的高的嚇人。
按照剛剛統計出來的資料,截止到昨天晚上,也就是截止到12月11日為止,《雨中戀》在日本的總票房已經超過了七十億日元大關。
這個成績,已經接近年初的進口好萊塢電影,總票房高達96.2億日元的《ET外星人》,超過了由高倉健主演的日本本土電影,總票房高達59億日元《南極物語》。
不過,《ET外星人》是個特例,畢竟這部好萊塢電影在全世界都是橫掃的姿態,不單單在日本火。
更何況,《ET外星人》的排片時間更長,足足超過兩個半月。
當然,主要還是《ET外星人》這部影片太妖孽。
畢竟96.2億日元的票房,這在日本電影歷史上還從來沒遇到過,並且之後更是保持了長達十五年的最高票房記錄,最終才被宮崎駿的《幽靈公主》所打破,只是那是另一個時空的歷史而已。
《雨中戀》這部電影,在上映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票房就破了七十億日元,如果真能保持這個熱度到年底,還是有希望破《ET外星人》那個記錄的。
可問題是,《ET外星人》的成本多高啊,而曹志強的電影製作成本才多點,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所以,哪怕是現在,單純從價效比來講,曹志強的《雨中戀》已經大獲成功,超過了《ET外星人》的利潤。
根據協議,曹志強承包的紅光電影廠,可以在配給票房中分得百分之十五的收入,而七十億票房的一半是配給票房,再乘以百分之十五,就是5.25億日元的收入。
除去稅,再加上目前的匯率一算,也有四百萬RMB的收入了。
當然,由於日元屬於外匯,實際上的價值要更高一些。
要是能用這些日元,在日本換成一些國內急需的緊俏商品輸入國內,比如一些進口車,進口裝置之類的,那收入就更高了,利潤翻兩番都很正常。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個時候做中日貿易,本身中間就很賺錢,真正的難點在於你如何賺取外匯,或者說日元。
曹志強用一部總成本不超過三十萬,實際成本也就十幾萬出頭的電影,一傢伙賺了5個億的日元,哪怕不去日本購買緊俏商品回來賣,這價效比就已經逆天了。
而《ET外星人》則不同,這部好萊塢大片的投入也非常高,加上宣發費用,雖然後來賺的也多,但只是看價效比來講,是不如曹志強這部《雨中戀》的。
從這個角度看,曹志強選擇先在日本上映,沒有在國內先發,是正確的思路。
因為這個電影如果在國內上映,最多就是普通賺錢,絕對不可能像在日本這樣大賺特賺。
當然,日本這裡的票房,還只是其一。
實際上,因為《雨中戀》在日本的熱銷,加上這部電影還是日本華納引進發行的,所以已經決定藉助華納的力量,在米國上映了。
華納方認為,《雨中戀》這部愛情劇無論在畫面、音樂、故事還是特效等方面,都非常別具一格,加上還有很多中國風情,應該會受米國觀眾的喜歡。
因此,初步的協議已經談妥,還是一樣的規矩,也就是華納負責在米國發行,版權方面以分成來算。
只不過,因為因為諸多原因,《雨中戀》在米國發行期間,出品方,也就是紅光電影廠呢,拿不到日本這邊的百分之十五票房折扣,只能拿到最低百分之三。
這主要是因為米國跟日本的票房規矩不同所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