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光給我畫大餅可沒用(第2/4頁)
章節報錯
關鍵曹志強唱歌也很好聽,無論曲子歌詞,還是曹志強的個人演唱,都是徐大爺這幾十年來難得聽到的佳作。
有才華有想法,還有強大的行動力,這才是真正的人才啊。
所以徐大爺才想給曹志強一個機會,讓曹志強辦成自己的出版社,看看他能走到什麼地步。
當然了,個人性質的出版社是不可能的,至少這時期是不可能的。
因此徐大爺就想讓曹志強的出版社,放到紅光機械廠下面,成為紅光機械廠的子單位。
徐大爺這樣做的目的,一來是滿足曹志強自己掌握一家出版社的要求,二來也是想讓曹志強賺到錢後,也能分潤給機械廠一點,看看能不能幫機械廠收一些三產職工。
畢竟徐大爺早就知道紅光機械廠面臨整改的情況,也知道整改完畢後,不可能所有職工都有著落,肯定有不少職工會下崗,畢竟吞併機械廠的單位呢,本身崗位也不足。
所以徐大爺把出版社放進機械廠,就是想讓曹志強的那個出版社,能借機收一些機械廠的三產職工,能收多少是多少。
話說,,,..版。】
這樣的話,等以後機械廠被吞併整改,曹志強的那個出版社就自動變成事業單位,這也算對得起曹志強了。
至於更進一步的想法,比如讓曹志強養活整個機械廠,徐大爺當時是真沒想過。
為了給曹志強放權,徐大爺早就跟李廠長跟董書記透過風,要他們對曹志強多多關照,多多放權,哪怕要求承包經營也沒問題。
正因為有了徐大爺的這番話,董書記跟李廠長才對曹志強這麼寬容。
要不然的話,面對紅光出版社這些現金奶牛,李廠長跟董書記怎麼忍得住不下手?
真以為他們都是道德模範,放長線釣大魚啊。
董書記跟李廠長都是臨退休的老人了,要不是上面有更大的官盯著,他們怎麼忍得住不動手。
實際上,最早的時候,徐大爺的口頭意思,是讓曹志強以承包經營的方式,直接自己掌握出版社的,也就是直接讓曹志強當社長。
但董書記跟李廠長都覺得這樣不妥,容易招人閒話,所以才硬塞了一個人去當社長,讓曹志強當副社長兼總經理。
這事兒表面看是為了曹志強好,實質卻是打一個隨時可以搶班奪權的釘子進去。
畢竟他們安排的人是社長啊,社長的職位跟權力可不是假的,不用歸不用,不等於沒有。
只不過呢,李廠長跟董書記都沒想到,他們當初安排進去的人,竟然如此爛泥扶不上牆,在曹志強作出巨大成果的情況下,還跟曹志強鬧矛盾,想著搶班奪權,甚至私下貪汙小金庫,這就不能忍了。
開玩笑了,紅光出版社可是上面大領導緊盯著的專案,你一個我們派過去的釘子,竟然敢在這個時候伸手,這不是找死麼?
萬一曹志強跟徐大爺告狀,那怎麼辦?
而且當時曹志強已經讓出版社出了一本《江湖行,又在短短時間內就誕生了一款爆款產品,賺的收入讓董書記跟李廠長都跟著眼紅。
曹志強等於已經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這種情況下,李廠長果斷出手,透過犧牲那兩個釘子,來撫平曹志強的怒火,留曹志強繼續在這裡。
再之後,李廠長果斷對曹志強放權,讓曹志強掌握了更多權利,還不惜把機械廠面臨的危機說出來,讓曹志強放寬心。
甚至是,李廠長還特意弄出一個三產辦這種實權部門,並讓曹志強當了三產辦的副主任,就是想要深度繫結曹志強,別讓曹志強一氣之下離開機械廠。
因為李廠長已經看明白了,什麼出版社不出版社的,那都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曹志強這個搖錢樹。
有曹志強,就有源源不斷的小錢錢,以及一堆完全可行的新點子。
尤其是曹志強肯主動拿出兩成利潤,分給李廠長跟董書記後,這倆人就更加倚重曹志強了。
只不過董書記是老狐狸,平時不出面,出面的都是李廠長罷了。
本來這些事兒呢,曹志強是一知半解,但是這些日子跟領導吃飯吃多了,尤其是跟於得水混熟了後,有時候喝多了酒,也會忍不住說一些他是如何當上出版社社長的經歷。
這也是很正常的,曹志強跟領導吃飯,總要介紹身份,而他這麼年輕就當上一家出版社社長,這很明顯是不正常的,所以大家問問情況再自然不過。
這也是一種互相摸底,防止跟一些不正經的人接觸。
領導吃飯也是分人的,不是什麼阿毛阿狗都能跟他們坐在一起吃飯,你必須證明你的價值跟地位,大家才能讓你融入他們的圈子。
曹志強呢,如果說之前不太懂,那麼有於得水當軍師,不懂也懂了。
所以他只是隱瞞了徐大爺的真實身份,只說自己跟紅光機械廠的董書記跟李廠長關係很好,然後透過他倆的關係,才拿到了機械廠下屬出版社社長的職位。
這倒也能說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