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打蛇七寸(求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朱浩眼中,楊慎並不是清高到連名利都不在意的人。
楊慎的清高,在於他覺得自己是前首輔之子,覺得蔣冕、毛紀、喬宇、石珤、豐熙等人的退讓是不可接受的,他想以自己前首輔之子的身份去調整文臣體系對大禮議的姿態。
但如果真有人拿名利地位來換他「一時退讓」,至少從楊慎個人的角度來說,達成交易還是具備一定可行性的。
朱浩繼續道:「年底年初時,陛下必定會重開大禮議,你現在雖為翰林侍講,但說話份量仍嫌不足,若是你可以更進一步······你想施展抱負的機會,不也更大嗎?我不懂什麼,只能是把唐先生的話轉告給你,言盡於此。」
楊慎面色陰沉,卻不再像先前那麼冷漠。
他直勾勾地盯著朱浩,問道:「你是替唐伯虎來當說客的?」
「用修兄,我有何資格充當說客?別人讓我說什麼,我便直言不諱,選擇權在你,反正大禮議這件事,現在我不想保持太過堅定的立場······你覺得我膽小怕事也好,覺得我不負責任也罷,總歸個人意志都要由自己選擇。」
朱浩仍舊是義正詞嚴,雖然從立場上來說,朱浩此時應該已經進入了楊慎的「黑名單」。可因為朱浩一向保持那種明哲保身的中立態度,讓楊慎實在怪責不起來。
「如果用修兄覺得此事具備可行性的話,回頭司禮監張公公,會跟你見一面,具體的時間和地點我不也不知道,但你只需問唐先生便可。」
「對了,有關今日交談,我不想外洩,希望用修兄也不要對別人說得太清楚,就說我們坐下來只是談了談大禮議的事,沒問題吧?」
二人的談話,算是絕對的機密。
涉及到朱浩代表皇帝派系出面「收買」楊慎,別說朱浩不想被人知曉談話內容,連楊慎自己也不想被人獲悉內情。
「嗯。」楊慎點頭同意了。
朱浩起身:「那好,把話帶到,我終於能輕鬆一點了,回去繼續當我的閒人,有時間我們再聚。」......
******朱浩離開。
餘承勳再見到楊慎時,發現楊慎的臉色跟以往有說不同,當下奇怪地問道:「用修,看你面色開解,可是對什麼事有所釋懷?敬道還真是有手段,來跟你說幾句,你就能想開一些事情了?」
「有嗎?」楊慎故意板著臉。
楊慎可不想承認自己是那種為了名利可以不擇手段之人。
餘承勳不答,反問道:「敬道跟你說什麼了?」
楊慎心想,果然我跟敬道見一面,別人都會關心我們談了什麼,敬道這小子把這件事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只是跟他談了談有關大禮議的事,他去見過唐寅,有一些內幕訊息帶給我,就這樣。」楊慎說話講究滴水不漏。
的確跟朱浩談了有關唐寅的事,朱浩也的確帶給他一些內幕訊息,只是不提皇帝那邊要給楊慎進階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甚至翰林學士的事。
餘承勳不依不饒地問道:「有何內幕?」
楊慎道:「說與你聽也無妨,張秉用新近得到議禮派推崇,陛下便有意讓他繼翰林學士,頂替黃學士的位置,而黃學士有可能會入閣。」
「啊?這麼大的事,敬道居然知曉?」餘承勳很驚愕。
楊慎果然只說出朱浩提供的內幕訊息,就已讓餘承勳不再懷疑二人談過別的,因為這個爆料對外人來說,已足夠勁爆。
楊慎嘆息道:「敬道好歹是興王府出身,跟興王府上上下下有來往,這既是他的優勢,有時也是他為官的掣肘,讓他很難出頭。」
「那倒是······接下來該怎麼辦?
馬上將此事告知石學士他們嗎?」餘承勳問道。「不必了。」
楊慎根本就沒把黃瓚和張璁上位之事放在心上,再說了,他得知情報,為何要告訴他不喜歡的「投降派」?自己斟酌方案,自行解決,不是更好嗎?
餘承勳道:「此等事,光是你我知曉,有何意義?還是要讓更有權勢的人知曉,既能做防備,也能出面干預。先不說那位黃學士,就說張秉用······此人入朝當官才兩年多,就想一步登天,豈不是把大明官場當兒戲?」
楊慎聽了此話不由皺眉。
他顯然不喜歡餘承勳說的那種情況,那是把自己描述成小人物,遇到大事必須要由有權有勢的人來解決。
憑什麼我楊用修就要聽別人的?
如此一來,朱浩開出的讓他上位的條件,更能吸引他。
任何時候,只有權勢和地位起來了,才能更有作為,哪怕跟皇帝唱反調,也要讓自己的聲音更加振聾發聵才對。
「我自行斟酌,你不要對外洩露此事,就這樣吧。」楊慎沒跟餘承勳說太多,哪怕這是自己的妹夫,算是自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