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漫長的旅途(求月票)(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浩走之前,當然要把“身後事”處理一下。
既然船廠造船出海的目的已經達到,而且船廠的熟練工人也被他帶走大半,那就可以拆除了,朱浩不能給自己創造潛在的對手,反正大明現有的船隻對付沿海盜寇足夠了。
有關裁撤船廠的提請,經內閣票擬後,很快由朱四批准下來。
不是說朱四放棄了當初征服四海的夢想,只能說朱四覺得船廠現在的耗費太大,他要省錢。
“陛下,船廠其實有必要保留,造出大船對於靖海之事應該多有幫助。”張左對此其實持保留意見。
但張左不是在防備朱浩。
一般人看來,光有船有個屁用?大明主要不是靠船隻來守衛疆土,難道朱浩將來想自己當海盜和倭寇?
可張左又覺得,之前耗費了那麼多人力物力千辛萬苦才搞起來的船廠,說廢止就廢止,那以後皇帝突然心血來潮又覺得造船出海有其必要性,到時再想重整旗鼓就不現實了。
朱四道:“還是先棄置吧。那些船,多了也無用處,反倒不如把銀子用在更實在的地方。”
他所謂“實在的地方”,就是幫他老爹修陵寢,修他的祖宅,順帶賞賜皇后等他中意的女人,可以大手大腳花錢。
朱四跟別的皇帝不一樣。
他從小不被當成儲君來培養,他知道銀子的好處,並且很摳門,會為了銀子跟大臣們鬥智鬥勇。
當他覺得有些東西耗費大於實際用途時,會及時叫停。
比如說造火車,又比如說造船。
“陛下,那若是朱先生回來,看到船廠已經停了……”
張左提出一種假設。
朱四皺眉:“這不是敬道自己提請停止造船的嗎?哦,他提請了,回頭朕準允,他回來怪朕給他停了?還有這種道理?”
張左其實想說,這會不是是朱浩試探陛下你的態度的一種方式?
當初說好了一起奮鬥,改變時代,造船造火車,結果隨便提請一下,你說停就停,那將心比心,朱浩心中就沒有意見?
本來就擔心朱浩可能出海後很長時間才會回來,若被他知道皇帝這樣,估計回來更加遙遙無期。
……
……
海船上。
朱浩已經無法跟大明取得任何聯絡。
他也不在意自己走後,嘉靖皇帝要搞什麼名堂,反正未來幾年他倆應該都不會再見面了。
海上航行的時間很無聊,只能看到一個光景,腳下晃晃悠悠的接觸不到實地,那種感覺猶如彷徨無助的浮萍,朱浩這邊意志堅定還好一些,跟著一起出海的人,隨著出海時間延伸,很多人開始有意見了。
“先生,日前後三條船上,均發生人員生事的情況,毆鬥時有發生。”
陸松向朱浩做了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