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朱四自己還沒覺得。

七月初九這天,朱浩統率的船隊終於出海,而當天,朱四挽留他的詔書還在揚州,尚有兩天才能傳達,朱浩已經立在遠行的大船船頭。

為了方便管理,朱浩的船隊分成三路,雖然幾乎都是一起向東航行,但也要保證在遭遇颱風時及時規避,所以隊形散得很開。

平時船隻都會用旗語和焰火進行溝通,一旦遇到大風浪或是極端惡劣天氣時,船隊會就近尋找島嶼躲避,等天氣轉好後再前進。

“公子。”

婁素珍出現在朱浩身後。

朱浩沒有轉身,只是怔怔地看著前方,甚至他不想知道此時距離陸地已有多遠,或者是否還要重新找地方靠岸。

在大海上漂泊,好像是他穿越十年以來站得最穩的時候,只有此時他才能感覺到自己是在為自己活著。

“夫人不是身體不適嗎?為何沒去休息?”

朱浩問道。

婁素珍道:“出海後,妾身想知道更多海外的事情,公子是否可以幫忙釋疑呢?”

朱浩搖頭:“海外的事,到了地方你自然知道,我們是去跟別人搶奪資源……跟其他殖民者不同,我們不會趕盡殺絕,甚至我們還要利用當地的土人,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足夠的人力,不然難道到了新大陸後,再發展幾代人,才去完成心中理想嗎?”

婁素珍笑了笑:“人手不夠啊。”

“是啊,人手不夠,但也不會影響發展大計,因為別的殖民者也會面臨跟我們相同的情況……我們要做到每場戰事以少勝多,以先進的火器徹底壓制敵人,不過對方也有火器,以後再不是冷兵器交戰,誰家的火器射程遠,射速快,威力大,誰就能在新大陸上站穩腳跟。”

朱浩很自信。

他的火器至少比歐洲殖民者先進兩代以上,而且他還擁有製造硝化甘油、矽藻土、黃火藥等技術,土著人的城池對他形不成任何阻礙。

他可以開山噼路,可以開礦,甚至有足夠的實力反攻歐洲。

不過……

朱浩還有個理想,那就是獲得華夏正統承認,不然光靠狄夷,不足以揚華夏之威。

正說著話,陸松也出現在甲板上。

“先生,第一批火器已經可以派上用場,是否要把周邊盜寇徹底蕩平?”陸松就算知道這次出海很可能歸期無望,但還是想著要盡大明臣子的責任。

朱浩道:“征討沿海盜寇之事,就交給陸完處理吧,我們還有更重要的差事。陸千戶你且去先鋒艦,負責統調前面的船隊,隨時聽候主艦號令。”

“是。”

陸松隨後乘坐小的風帆船,趕到前面的頭船,負責前方探路和攻堅,而他的兒子陸炳同行。

婁素珍道:“公子不放心他嗎?”

朱浩知道婁素珍的意思,陸松始終是皇帝的人,她覺得朱浩可能是擔心陸松半路上後悔,對朱浩的安全不利。

“不用擔心,或許從今以後他都不會回大明瞭。”

朱浩笑道,“既然跟我一起出來了,何必再去想他是否忠誠?如果有懷疑,大可從一開始就不帶他出來。”

“可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我們要去哪兒,等繼續往東,會有更多的人從日出日落的方向,知道我們的目的地並不在大明周遭。”

婁素珍說出了她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