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還是希望敬道能早些回來。”

朱四最近手頭又開始缺錢了。

發現自己沒法大手大腳花錢後,他立即想起當初朱浩幫他打理內庫時,想怎麼花就怎麼花的闊綽。

如今即便將戶部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但還是缺錢……那種感覺很不好受,連錦衣衛指揮使王左都是因為能撈錢才被他提拔起來的……但就算是這樣,還是沒法把自己的小金庫撐起來。

張左道:“陛下,朱先生大概要出海了,聽說準備工作都已完備。”

“這麼快嗎?”

朱四在朱浩即將出海的關鍵時候,似乎後悔了。

張左急忙道:“若是陛下現在下旨阻攔的話,或許來得及。”

朱四坐在那兒一語不發。

之前他幾次說過,要讓朱浩出海一段時間,去找長生不老的仙草,雖然對於長生的渴望無比強烈,但朱四似乎又覺得找仙草之事可以先放放,先把他面臨的財政難題解決掉更為重要。

“下旨,讓敬道派旁人出海,另外不是還有一批東西運到浙江了嗎?讓他派人,一併送到京城來。”

朱四現在有點“貪得無厭”,明明出海船隊已將大多數海外搜刮來的財貨送到了京城,還讓他見識到了異域女子的風情,但他還是不滿足,要讓出海船隊把所有東西都上繳。

朱四再道:“讓敬道先去南京,再派人從南京任上召他回京,戶部尚書的位子,朕給他留著。”

思來想去,既然想不到給朱浩安排什麼職位合適,那就直截了當點,把黃瓚空出來的戶部尚書位置給朱浩,一了百了。

只要缺錢的問題能解決,那他目前面臨的所有難題都迎刃而解。

“陛下,如此是否會讓朱先生為難?”

張左謹慎起見,還是要提醒一下朱四。

當時朱浩在京城時,身為翰林學士照樣可以對朝事不管不問,跑去道觀清修,跟你唱對臺戲的意思很明顯,現在他的目標沒達成,就把人家召回京師來,會不會讓這種君臣嫌隙加深?

陛下,要不咱謹慎一點,換個方式……

朱四道:“就跟他說,最近朕在京城遭遇到很多麻煩,非要由他來處理不可。又不是不讓他出海,何必急於一時?朕都不著急找尋靈丹妙藥,他出海難道不是幫朕做事?莫非還有他自己的私心不成?”

聽聽這話問的,張左很想吐槽,朱浩若是沒有私心的話,怎會這麼堅持,甚至不惜讓君臣間鬧出矛盾來?

“派人去,若是他不想回來……也讓他去南京,長時間留在浙江作何?若他非要出海的話,就派人阻攔,陸松不是在他身邊嗎?讓陸松把他帶到南京去!”

關鍵時候,朱四終於想明白了,自己沒有朱浩輔左真不行。

所以他也不想朱浩出海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總之先把人留住!

……

……

朱四的心思,其實早在朱浩的預料內。

別看之前朱四對他出海之事很支援,但真到了執行階段,朱四很可能會派人阻撓,最大的問題就是朱四自以為是個凡事都能幹成的皇帝,但其實距離一個稱職的帝王還差得很遠。

純粹就是在左順門事件中,朱四對文臣的打擊太過慘烈,把文臣們給震懾住了。

可要是文臣們醒悟過來,不跟他正面作對,而是暗中找麻煩的話,朱四根本招架不住。

而且現在朱四愈發懶惰,什麼朝事他都不想理會,這會帶來一個直觀的後果,那就是朱四跟文臣間逐漸離心離德,皇帝的政令困在紫禁城裡,很難傳達下去……治國看起來是皇帝最終發號施令,擁有最高的決策權,但具體執行還是得靠內閣和六部以及從中樞到地方的各地衙門,皇帝只要懈怠,權力就會逐漸被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