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已經病危,時常處於昏迷狀態,太醫和朱浩都去看過,沒有什麼應對良策。

基本上確定熬不過一日,朱浩特地替唐家向皇帝寫了上表,等於是替唐寅爭取回蘇州安葬。

唐寅的親屬早已從江南出發,最近幾天應該就會抵達京城,參加唐寅的葬禮。

隨後朱浩入宮見朱四。

朱四見到朱浩本來挺高興,大概是想告訴朱浩有關他做翰林學士的事,但見朱浩表情嚴肅,便沒有刻意展現笑顏。

“……唐先生遺願,送回蘇州安葬,臣為他請求,希望他的遺腹子能得到最好的教育,未來有機會入朝為官。”朱浩道。

朱四點了點頭:“這是應該的,給他兒子蔭一個國子監生吧。”

張左提醒:“陛下,指不定是兒子或者女兒。”

朱四道:“那……生兒子就當監生,女兒的話……那就沒辦法了,敬道你有什麼好建議嗎?”

朱浩搖頭:“臣沒有建議。”

“那就這樣吧。”

朱四道,“敬道,你現在做翰林學士了,以後別再去理會那麼多糟心事,多關心一下朝政行不行?朕需要你輔左。”

朱浩躬身行禮:“臣自當盡心。”

只說盡心,卻不說竭力,朱浩顯然已不太願意再給朱四效犬馬之勞,關鍵就在於……當個大臣,頂天了就是內閣首輔,有什麼意思?

在朝辛辛苦苦幾十年,最後能換得什麼?

忠臣的名聲?

就算出將入相,甚至當上國公,甚至再過分一點,當個異姓王,還不是那樣?值得朱浩為之一生去奮鬥?

“陛下,臣有個提議,不知您是否能同意?”朱浩道。

“說吧。”

朱四看起來很大方。

只要你朱浩不提離開京城,那什麼事都可以商議。

朱四有點想把朱浩牢牢地拴在京城的意思,朱浩已經看出來了,朱四對於什麼大航海,雖然最初有夢想,但那只是少年時不切實際的美夢而已,現在朱四當上皇帝,打理目前的疆土都有些吃力,遑論開疆拓土?根本就沒有幫朱浩實現夢想的意思。

可以說。

現在二人的身份和地位與以前既然不同,相處的方式也得換換了。

以前可以說是朋友,而現在是君臣。

朱四越來越喜歡用皇帝對臣子的方式對待朱浩,想用威嚴把朱浩壓制住,讓朱浩按照他的想法行事。

朱四已經不再考慮朱浩需要什麼。

只是二人現在關係還沒有鬧僵而已,表面上看起來還挺客氣。

朱浩道:“臣想前去西山,在那邊幫陛下處理事務。”

“不行!”

朱四直接回絕,“你留在京城,凡事都好商量,出京城就別想了!朕不願意看到你有何危險,留在京城,朕隨時都能找到你!朕不勉強你非要每天都上朝參政,或者去翰林院坐班,你還要讓朕怎樣?”

說得這種待遇好像是他給予的一種巨大的恩賜。

其實朱浩覺得,自己幫朱四登基,把楊廷和、蔣冕,甚至是大禮議的問題解決,那他對於朱四的使命就算是完成了。

他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的前期任務,考狀元,當權臣,現在基本已完成。

剩下的只有實現自己野心一途,顯然朱厚熜不僅不會幫他,反而會拖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