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父親有心相助,就怕錦衣衛那群人不給父親面子,畢竟首輔大學士的條子多隻是在六部以及寺司衙門中通行,過問錦衣衛的事,沒有皇帝許可,屬於僭越,錦衣衛中如今當家的又多是興王府出身,他們怎會顧念楊廷和而不顧君王?

可到了北鎮撫司門口,遞了條子後,楊慎還是順利得以入內。

甚至由執行此事的錦衣衛千戶王佐親自出來迎接。

「楊翰林,其實您不該來的。」

王佐微笑著說道。

楊慎懶得跟王佐多費口舌,因為他知道,王佐不過是聽命辦事,這樣的人說話能有什麼份量?

楊慎道:「帶我去見朱指揮使。」

王佐笑著搖頭:「抱歉,朱上官不在。」

「那誰在?北鎮撫司鎮撫使,總在了吧?」楊慎厲聲喝問。

王佐仍舊笑著搖頭。

大概意思是,你找誰都沒用,就我一個人在,這件事現在由我全權負責,你愛咋咋地。

楊慎非常惱火,問道:「你們錦衣衛一次拿下五十多人,可有往刑部呈報公文?他們到底是何罪行?大理寺那邊你們可打過招呼?現在人在何處,我要去見一見。」

王佐看出,楊慎就是故意對他置氣,以體現出其很生氣,或者說是其背後的楊廷和很生氣。

用的是威懾的法子。

王佐道:「就算楊翰林有閣老的信件,也只能探望其中一二人,至於詔獄審案之事,還請楊翰林見諒,此等事乃受皇命所轄,卑職不敢擅作主張。「

意思是,我們給你和你爹面子,讓你去見一兩個人。

但你不要來指導我們做事。

我們是天子親軍,只聽命於皇帝,而你聽命於你爹,你爹可管不著錦衣衛。

「帶路!「

楊慎手一揮。

王佐疑惑道:「卻不知,您要見何人?」

楊慎想都沒想道:「見朱浩,他在何處?」

……

……

如朱浩所料,楊廷和不可能會對眾翰林被下詔獄之事不管不問。

而楊廷和過問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以閣老的權勢,給錦衣衛打招呼。

皇帝想嚴懲這些翰林和監生嗎?

未必。

難道皇帝不知道嚴懲這些人,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如同當年朱厚照要出巡,結果翰林院一群人前去跪諫,打了很多人板子還外放地方,但最後還是迫於壓力將出巡之事取消。

再胡鬧的皇帝,也要考慮到輿論的壓力。

下面的錦衣衛估計不敢對這些翰林動手,但就怕上命催得緊。

楊廷和要做的,就是把君臣間的博弈,透露給錦衣衛管事之人知道,讓其明白,你們錦衣衛今天以酷刑招待這些翰林,未來我楊某人就會以同樣的方式招呼你們!

如此一來,錦衣衛方面就會有所顧慮,明著要聽命於皇帝,暗地裡卻又不得不給楊廷和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