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這是一定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紫禁城,仁壽宮。張太后傳見繼子朱四,會面時依然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兒參見母后。」儘管朱四很不情願,但還是在張太后面前恭敬行禮,正如之前朱浩對他說的,好漢不吃眼前虧。
在自己實力明顯不如張太后,隨時有可能會被張太后聯合朝臣廢黜的情況下,只能先服軟,等以後慢慢對付。
張太后道:「皇帝啊,你為何要對兩個舅舅出手?他們再怎麼說,也算是你的至親,血濃於水,又擁立你登基,立下汗馬功勞......你怎能讓他們擔責呢?
」朱四道:「母后,兒並沒有降罪他們,全因其用人之過.....兒不過是讓他們在家閉門思過。
大明律法,不該因他們是國舅,而有所偏頗。」張太后有些生氣:「可本宮聽聞,你非但對他們下達禁足令,還將他們名下的煤礦給查封了,這是否為你著人開礦做準備?
這樣做的話,會不會有因私廢公之嫌?」朱四俯身道:「兒的確要開礦,但不會侵佔兩位國舅的礦,不過因為抓獲的縱火犯就是受幫國舅看管煤窯的綠林中人指使,細查之下,發現兩位國舅的煤窯中囚禁大批失蹤人口,涉及拐賣婦孺等罪狀,還在一些礦坑中發現大量無名屍首。
「如此作女干犯科之徒,兒讓錦衣衛去查一查,也不行嗎?至於解封煤礦,等事情查明後自然會成行。
」「是嗎?」張太后雖然不覺得拐賣人口是大罪,但死了人不查實在說不過去,如此一來朱四便有了理據,查封煤礦似乎也沒有任何問題,她這個當母后的不好當場發作。
朱四繼續道:「兒不打算深究此事,已從內府調撥銀兩,對失火的清寧宮稍作維修.....為表示對母后的尊崇,仁壽宮屆時也會好好修繕一番。
」「修繕?不必了吧,本宮住在這裡挺好!你.....可要記得兩個舅舅的擁立之功。
唉!就算你兄長再胡鬧,也沒對自家人出過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
」張太后最後幾乎是以忠告的方式對朱四道。朱四心想,你都知道我那個便宜兄長鬍鬧,怎就不好好管管他?
你的親兒子跟你兩個弟弟自然是血濃於水,而我跟他們不過只是名義上的舅舅跟侄兒的關係,幹嘛要善待他們?
作女干犯科一樣懲罰!朱四拱手:「兒記住了!」隨後朱四告退。張太后看朱四離開,嘆了口氣,對侍立一旁的小太監道:「去,將司禮監蕭敬叫來。
」小太監道:「太后娘娘,司禮監蕭公公,昨日已出宮閒住,目前不在宮中了。
」「什麼?」張太后皺眉,蕭敬居然被罰出宮閒住?那是否說明,皇帝對於縱火案背後的隱情已知曉?
張太后隨即問道:「那現在提督東廠太監是誰?」小太監回道:「奴婢不知。
」因為蕭敬剛被趕出宮,人事方面一時沒有跟上,而且就算朱四已有人選,也不會第一時間公之於眾。
張太后舉起手,狠狠拍在鳳椅的扶手上:「這個皇帝,愈發放肆了,蕭敬也算宮裡的老人,豈能如此輕易就打發?
真沒有將哀家放在眼裡!」小太監不敢說話。但其實蕭敬本就是朱四重新啟用,拿來安撫宮裡的老人,充當著工具人的角色。
而現在蕭敬明顯跟皇帝貌合神離,提督東廠太監的職位又位高權重,皇帝肯定不能一直留蕭敬在身邊,趁此機會,不管放火之事是否跟蕭敬有關,總是要將其趕走,換上個心腹。
朱四見過張太后後,心情很不好,等出宮見到朱浩,精神卻振奮起來。
「朕終於讓那老虔婆吃了癟!哼,她想替兩個弟弟求情,被朕給懟了回去,看她兩個弟弟以後怎麼仗勢欺人!
」朱四一副解氣的模樣。朱浩看得出來,朱四表面上揚眉吐氣,但其實內心滿是悲憤,甚至還有一絲恐懼,只是人前強撐罷了。
身在皇宮,說被放火就放火,而尚膳監等二十四監衙門也多在張太后掌控中,萬一太后心生不滿對他下毒呢?
再萬一,有宮庭侍衛對他出手行那謀害之舉呢?作為皇帝朱四在皇宮中卻勢單力孤,朝中還有楊廷和這樣的大佬不斷向其施壓,說如履薄冰都是輕的,最怕的是遭人毒手。
這心態......對朱浩來說,反而是好事。朱四越是擔心被人謀害,越會對身邊人信任有加,尤其像朱浩這樣拯救過朱四很多次,被其當成福星,又能託付大事之人。
朱浩道:「暫時說來,還是要跟張太后搞好關係,至於之前對聖母太后的冊封,可能也要暫停一下。
」朱四有些生氣:「現在朕抓到了放火之人,獲悉了他們的陰謀,就這樣還要放棄對母后的冊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