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四。

朱浩大婚之日。

一早朱浩便穿上禮服前去迎親。

馬車一行穿街過巷,周圍的人聽說是狀元娶親,有“大登科後小登科”之意,便想上來沾個喜氣,以至於圍觀的人越聚越多。

到了孫府。

倒也沒什麼阻礙,這年頭成婚的禮數主要在夫家進行,女方把女兒送出去,基本就等於是潑出去的水。

再加上京城本來就不是孫交的老家,當天孫交根本就沒有在人前露面。

一名身材婀娜的年輕女子,並不是穿著大紅的錦服,而是以青白色為主,點綴了一些紅色,頭上的蓋頭倒是大紅色,由孃家的婆子背到了馬車前,腳不沾地進入馬車車廂內。

孫家到底是大戶人家,有一名丫鬟陪嫁,看上去很嬌氣,隨著自家小姐一起鑽進馬車車廂。

沒什麼花轎一說,這年頭出行都是以馬車、牛車為主,非官家不坐轎,就算成婚也不例外。

接親完畢,便往回家的路而去。

朱浩折返到家時,門口鞭炮齊鳴,翰林院很多同僚前來參加朱浩的婚禮,而興王府則只有唐寅作為代表前來。

這也是朱浩提前囑咐過的。

若興王府一個人都不來,會顯得欲蓋彌彰,反正他已申報過跟唐寅乃是名義上的師生關係,哪怕在朝中為“政敵”,自家先生前來參加學生的婚禮,也是合情合理。

至於興王府那些屬官……

想來的人太多了,朱浩一概都沒同意。

不過唐寅帶了一名“隨從”前來。

陸松。

陸松赴會的名義,並不是參加婚禮,而是陪同唐寅,如此一來朱浩在安陸時最好的幾個“哥們”,除了蔣輪因為身份特殊無法登門之外,剩下兩個都來了。

楊慎作為當朝首輔楊廷和以及翰林院的代表,見到唐寅後目光一直往唐寅身上打量。

但看來看去,也沒覺得如何。

……

……

婚禮進行。

拜天地。

朱娘單獨坐在主位上,朱浩和新婚妻子向其磕頭敬茶。

一切禮數完畢,新娘由陪嫁丫鬟陪同,在夫家丫鬟……也就是小白的引領下,送到洞房內等候。

朱浩則要出來主持酒席。

朱浩開始敬酒,無論如何都得先敬作為名義上老師的唐寅。

唐寅拿起酒杯道:“朱浩,如今你已成家立業,雖不到弱冠之年,也當立下表字。我與令堂稍作商議,便取‘啟賢,能敬承繼禹之道’之意,以後你表字便為‘敬道’。”

朱浩一聽,不由微微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