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交在經歷三次請辭,又三次被駁回挽留後,這天被皇帝召見於朝堂。

算是給孫交一個更大的臺階下。

「……孫卿家,你是老臣,朕需要像你這樣的能臣來統領戶部,如今正是朝廷革除弊政,開源節流各方面都需要做事的時候,有你在,能震懾宵小,讓天下歸心。請孫卿家不要再拒絕了,給朕一個機會,讓朕可以重振大明榮光……」

朱四親自在朝堂上,當著諸多大臣的面,勸說孫交接受戶部尚書的職位。

這已算是文臣的最高禮遇了。

孫交已連續拒絕官職,在楊廷和那一邊,他算是完成了「交待」,無須再擔心楊廷和覺得他是「欲拒還迎」,此時此刻他已是騎虎難下,若是如此還要回絕皇帝,那他孫家就真的要倒大黴了。

「老臣年老體邁,實在是……」

話不投機,孫交還是執迷不悟。

司禮監掌印太監張左上前一步道:「孫老,如今朝堂上老臣眾多,諸位可都是大明朝堂的基石,都不以年老而自居,實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啊。」

「這……那老臣……便勉力一試,希望不辜負陛下的期許……」

到了這一地步,孫交才算是正式接受官職。

……

……

朝議結束。

出宮的路上,孫交被諸多的官員圍上去恭賀。

孫交別的沒有,聲望還是在的,當初他致仕更多是因為耿直直諫,開罪了正德皇帝和那群佞臣,他的迴歸可說是「眾望所歸」,那些不太喜歡捲入朝堂爭鬥,帶有一點中立性質的大臣自然歡迎,就算楊廷和派系中的死黨,也都覺得孫交回朝不是什麼壞事。

這才是楊廷和擔心的地方。

到現在,楊廷和跟孫交之間尚未有過正式的溝通,楊廷和甚至不知道孫交的政治態度到底是什麼。

到了內閣值房。

司禮監秉筆太監蕭敬出現,楊廷和本要跟蔣冕商議事情,見到蕭敬來只能先把手頭的事放到一邊。

「……聖母太后娘娘下旨,陛下如今年歲不小,國祚剛安,該早些為陛下完成大婚,酌情讓禮部定下時間和人選,並安排吉時和婚娶禮數。」

蕭敬一上來便說明情況。

為了區分張太后和蔣太后,蕭敬用了一套之前未在官方出現過的說辭,算是對皇宮裡兩位太后身份的重新界定。

這樣是個人都能聽明白,著急讓新皇婚配之人不是張太后,而是蔣太后這個皇帝生母,因為只有她才是「聖母」,皇帝的母親為兒子的婚姻大事而著急。

「請回稟,臣等記下了!」

楊廷和拱手領命,顯得很正式。

……

……

送走蕭敬。

費宏湊過來問道:「太后如此關心陛下的婚事,是否有與朝中大臣聯姻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