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牢不可破的文官陣營,在新皇一通操作之下,關係變得微妙起來。

連楊廷和都不得不做出一些改變,以換取朝堂的穩定。

在不放棄大原則的情況下,楊廷和準備同意讓朱四將蔣王妃接到京師來,只是名分方面需要特別注意,讓蔣王妃離小皇帝近一點,不至於讓小皇帝造反,鬧到朝堂不安的地步,而不是他真的想成全小皇帝的孝心。

六月流火。

這天公孫衣一家抵達京城。

朱浩、唐寅帶著陸松等人前去德勝門外,在運河碼頭見到乘船北上一路到京城的公孫衣夫妻,還有他們的兒子公孫姚。

“唐先生,朱先生,給二位行禮了……”公孫衣見朱浩和唐寅親自前來迎接,頓時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唐寅目光瞟向一邊的公孫夫人。

夫妻二人北上沒有帶上公孫衣的老孃,身後跟著個四十多歲的婆子,而此時公孫夫人懷裡抱著一個,大腹便便顯然肚子裡還有一個。

朱浩道:“公孫先生,你家裡這是又要添丁了啊?”

此話一出,公孫衣沒什麼,倒是孫夫人羞得耳根都紅了,抱著孩子便到了一邊,不打擾丈夫跟朋友的對話。

公孫衣略顯得意:“家中無事,只能……呵呵。”

唐寅瞪著公孫衣:“不是去信讓你好好研究學問?以後能相助陛下治國?怎能稱之無事?”

朱浩在旁掩口偷笑。

公孫衣這種胸無大志之人,跟他講用心學習治國?

跟對牛彈琴差不多!

可偏偏就有人喜歡亂彈琴,比如說唐寅。

沒事在家播種生孩子,朱浩心想,公孫衣的志向大概也就停留在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層面了。

……

……

馬車早已備好。

朱浩、公孫衣和唐寅同乘,陸松親自趕車。

車廂裡,朱浩打趣道:“公孫先生,你這面子不小啊,你看錦衣衛千戶親自給你趕車,這是何等的風光?”

此時正是酷暑時節,車簾子沒拉上,如此一來車駕行駛途中空氣流通,車廂裡倒也不怎麼悶熱。

公孫衣一臉感激:“多謝陸千戶。”

“哪裡,哪裡,都是奉命辦事。”

陸松公事公辦,有一種不苟言笑的冷漠。

但彼此都是王府的老熟人,沒什麼見外的地方。

眼見著公孫衣帶著妻兒來京師了,陸松自然要想想自家事,現在老婆孩子還留在安陸,家裡並不是只有陸炳一個兒子,妻子那邊還要忙著照顧蔣王妃……思鄉之情油然湧上心頭。

“陛下還好吧?”

公孫衣也不知該說點什麼好,便把心中最關心的問題問出來。

唐寅道:“這是你該關注的重點麼?不用功修習學問,怎能匡扶社稷,報效君王?”

朱浩笑道:“唐先生,你就別說大話了,什麼匡扶社稷,還不如說公孫先生就是到京城來享福……哦對了公孫先生,估計這兩天你就能見到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