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京師風雲(第1/3頁)
章節報錯
十月十二。
京師流傳一個訊息,說是聖駕一行已在十月初六抵達直沽,也就是天津三衛,到明朝中葉時天津已發展為關口要衝,南北商貿樞紐,客貨雲集。
皇帝進入天津衛城後便沒了動靜。
照理說從天津到京師,就算是走路,三四日就能回來,但皇帝遲遲不歸,讓人覺得皇帝又想在天津好好遊玩一番。
一直到十月底時,京城依然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何動靜。
十月二十七這天,蘇熙貴心急火燎來見朱浩,告知皇帝鑾駕已至通州,看樣子再有個一兩天就要抵達京城了。
“沒那麼快。”
當著蘇熙貴的面,朱浩直言不諱。
蘇熙貴不解地問道:“通州與京師不過幾十里,陛下到通州城後為何不回京師?”
朱浩道:“寧王謀逆之事,尚未徹底解決。”
“哦?”
蘇熙貴面帶不解。
他在京城,一直盯著寧王案,關心朝中文武大員中誰會受到牽連,至少此時此刻,朝廷沒有任何要徹底清算罪臣的跡象。
……
……
朱浩得知訊息後,去見了婁素珍。
婁素珍關心地問道:“寧王及家眷,也在軍中嗎?”
朱浩點頭。
歷史上,寧王就是在正德十五年臘月初六,朱厚照下旨讓其在通州自盡,焚屍揚灰,這說明皇帝還算仁慈,沒有將其千刀萬剮,叛亂被抓一年半後才身死國滅,在此之前還有人覺得寧王有機會活下來。
婁素珍著急道:“卻不知朝廷要如何處理與寧王案有關之人,比如我婁家……”
婁素珍很明智,知道丈夫以及幾個子女肯定保不住,只能竭力避免婁家牽扯其中,但因婁家跟寧王府的利益捆綁很深,很難不被牽連。
“先生之前給我來信,車駕已過汝州,算算日子,他們應該返回安陸了。”
朱浩發現婁素珍一點都沒提及唐寅,便主動引導話題。
說是婁素珍找到人生下一個目標,鼓勵唐寅好好為國為民效力,但兩人關係還是太過疏遠,想要撮合二人並不容易。
“嗯。”
對於唐寅的訊息,婁素珍只是點頭,心思估計早就飛到通州去了。
朱浩道:“若我所料不差,京城中曾經交通寧王的大臣,會被一併下獄,連吏部陸尚書也在劫難逃。”
婁素珍連連搖頭:“以我所知,陸尚書與寧王並無太多來往,若僅以其助寧王恢復護衛之事,便清除朝中一位能臣,實乃大明的損失。”
“是嗎?”
朱浩笑了笑。
先不說婁素珍對寧王謀反之事瞭解多少,就算她真的知道,會如實跟自己坦白?
但婁素珍對於陸完這樣曾對大明建立功勳的頂級文臣,還是有一股尊敬的,或許不想讓丈夫叛逆之事牽連到太多人,畢竟牽連的人越多,大明朝堂越不穩定,婁素珍心中的負罪感也會更強。
……
……
十一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