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張永道。

張太后冷笑不已:“皇族旁支,血脈早已不知隔了幾代,居然還敢覬覦大位?若朝廷不成全,他還要造反不成?”

張永道:“過去幾年,有關寧王要謀反之事,經常傳到京師,只是陛下一直沒有取信,似乎陛下身邊有人被其收買。”

寧王為了奪得皇位,可說無所不用其極,先是想讓兒子到京師養在宮中為太子,事不成又想著謀反自己當皇帝……

為了達成目的,寧王出手極為闊綽,別說江彬、錢寧等皇帝身邊絕對的近臣,就連張永也拿過不少好處。

但送禮最忌諱的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你憑什麼給我的少,給別人的多?

眼見寧王謀反的跡象愈發明顯,那些拿錢少卻有資格遞上話的人,當然要想辦法把自己摘出去,張永便是如此,他主動檢舉,顯得自己跟寧王謀反一點關係都沒有。

張太后道:“著人擬一道懿旨,告知陛下這件事,讓他早做準備。”

“是。”

張永心中慶幸不已,目的達到了。

只要太后下了這道懿旨,那就能為我作證,我提前警告過,我跟寧王謀反沒有任何關係。

“另外,還有一件事……”

張永突然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張太后喝道:“說!”

張永道:“前日有大臣上奏,要以興王之子立嗣於宮闈……”

“啪!”

張太后怒而重重拍了下椅子俯首,周圍女官身體都是一個激靈。

未等張永繼續說下去,張太后起身怒斥:“興王已是皇室旁支,與大位毫不相干,陛下身體尚隆,有子嗣是遲早之事,若再有人無端提及立儲,莫說陛下不加怪責,哀家就會讓其身首異處!”

張永聽出一些苗頭。

對寧王覬覦大位,張太后只是氣惱,對有大臣提出讓興王世子立嗣,太后則勃然大怒。

這恰恰說明,太后很在意民意,尤其當知道以往從來不被大臣提及的興王府,現在卻被人推選要將其子嗣立在宮裡為皇儲,她這個皇帝母親當然很氣惱。

張永心中明白,正是因為從繼位角度來說,或許就是興王府出真龍,太后才更不願意聽這些。

“朝中已有輿論暗中商議,太后娘娘您看……”

張永還想加上一把火。

作為孝宗皇帝栽培起來的宮中老人,張永對朱厚照可說忠心耿耿,這也是後來為何在朱厚熜登基後,直接把他幹下去的原因。

你對大明有功,還不是一次兩次,但你對武宗太過於忠誠,這樣的人朕身邊留不得。

“下達哀家懿旨,以後朝野嚴禁談論立儲之事,但有犯禁者,以東廠、錦衣衛搜捕逮問,看背後是否有同黨,無論興、寧府,有人藉機言事,一併論罪。”

張太后態度堅決。

兒子對於立儲看起來不著急,她這個當孃的可要留點兒心眼,最好是讓兒子及早有後。

“是。”

張永急忙領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