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朱浩沒法對唐寅明說。

但跟朱萬宏這隻老狐狸,則可以透過旁敲側擊,宛若打啞謎般,把問題給丟擲去,很多方面叔侄二人利益相通,一點就透。

朱浩和朱萬宏都需要興王府的關係,保證將來朱家不被清算,而且還要符合當權者的利益,不能為了迎合興王府而放棄家族肩負的監視興王府的任務。

現在朱浩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想方設法在興王死後,讓朱四入京為質,只能接觸到身邊極少數人……他朱萬宏曾在京師為質,很清楚這條計策針對性有多強。

若朱四隻能仰仗朱浩,那朱浩代表的朱家就能從中獲益,而朝廷那邊還會覺得他朱萬宏對興王府出手狠辣,不留情面,兩邊都賺好人。

當然。

朱浩只是為了讓朱萬宏這麼想。

事實如何另當別論。

……

……

朱萬宏到底是聰明人,得到朱浩暗示,回去後就開始佈局。

這兩年朱浩已幫興王府做了很多贏得民心的事情,朝中勳貴和文臣武將都對興王府稱讚有加,過去兩年連立宗族子為嗣君的事都不再提了,好似朝廷已有意在皇帝絕嗣的情況下,讓皇位傳到興王府一脈。

四月中。

京師,紫禁城,清寧宮大殿。

張太后正在會見入內宮通報事項的太監張永。

過去幾年張永非常風光,先是配合楊一清除去劉瑾,相繼出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等職務,後帶俸閒住,未幾又出任御用監太監、兼督京營,以此身份協助朱厚照完成出居庸關、取得應州大捷等……

但可惜,他屬於那種有能力但一直不溫不火的近臣,皇帝身邊奸佞太多了,都是那些善於迎合之輩。

張永在正德皇帝身邊,乾的都是辛苦活。

張太后一直信任他,覺得他是丈夫留下來的能臣,一直委以重任。

“……陛下堅持前往江南巡視,早已提前讓各地封疆大吏安排舟船迎駕事宜,可朝中諸公極力阻撓,三月裡陸續就有人被杖刑,十餘人杖刑後過世……”

張永這次前來,主要是得到朝中諸位重臣委託,請求太后出面制止皇帝的“暴行”。

大臣們很多都年老體邁,嘴上說精忠報國,真要挺身而出時也是不計生死,但很多時候都是形勢所迫,別人為了家國大義非要這麼做,難道他們能選擇袖手旁觀?可一旦摻和進去就有生命危險……這皇帝可真虎啊!

青史留名固然好,但架不住命都沒了,要那些身後虛妄作甚?所以趕緊想方設法,託關係讓能鎮得住那個混世魔王的張太后出面勸說一下。

這也是張永一直很難成為皇帝絕對心腹的原因。

因為他跟朝中大臣關係太好了,你不能一邊想著跟文臣搞好關係,一邊還想得到皇帝的絕對信任吧?最多是被皇帝拿來當夜壺,需要你的時候把你提起來,不用的時候就把你藏在床底。

張太后聽了這些,有些遺憾:“朝中大臣的勸說不無道理,陛下出巡在外,連個子嗣都沒有,很容易被人鑽空子!”

張太后很同情那些大臣。

但她也管不住自己的兒子。

她屬於慈母敗兒的典型,養出個混世魔王,除了偶爾嘮叨一下,沒有更好的辦法。

張永聞言又道:“太后娘娘,另有訊息說,寧王想將自家子嗣送入皇宮,養為儲君,拜託陛下身邊親近之人為之說項……那寧王一直都有不臣之心,不可不防!”

“什麼?”

張太后的臉色變得極其難看,“就是那個經常派人到京師送銀子,上下打點,偶爾還會送些稀罕物到哀家這邊的那個寧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