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再次從冬眠中醒過來,原本光禿禿的月季已變得鬱鬱蔥蔥,尤以幾株藤本的長勢最是喜人。鞦韆邊上的兩株藤本長了幾年,已沿著鞦韆架覆滿了鞦韆的頂部,滿頭都是花包。

長得快的,已經顯色了。

今年玉京氣溫回暖得慢,東風料峭寒,不覺之間春色已晚。

三月初三,天陰有風。

是陳舒論文答辯的日子。

時間:早上8:00。

地點:古修樓105。

陳舒踩著時間到的,清清也跟他一起。

教室裡已坐了許多人了。

前面兩排是評審席,人數很多,陳舒前世大學畢業是五位評審,這裡卻坐著十幾個。如時謙老師所說,大部分老師陳舒都認識,有幾位還一起研究過法術,畢竟玉京學府牛逼的法術老師就這麼多,時謙老師搞得兩個大的法術研究專案,他們肯定都要參與的。

那位找樂子的老師也在。

還有學院的院長坐鎮。

也有幾張陳舒不太熟的面孔。

有一位不是教法術設計的,而是修行課的老師,加上沒教過他們班,陳舒自然就不太熟了。

有一位資格太老,估計已經不教學了,也沒參與時謙老師的專案,陳舒也不認識。

還有一位看起來很年輕,似乎是去年才被聘請的老師,去年時謙老師授課時,他好像還來旁聽學習過。

後面幾排坐的就是同學們了。

時謙老師今年帶的人不少,任務很重,答辯都分成了四批,上午一批下午一批,兩天答完。

還有兩位答辯秘書,是由老師擔任,主要負責記錄提問、全程影片錄影、控制答辯時間及其它雜事。

陳舒領著清清,坐到了最後面。

“到齊了嗎?我點一下。”

時謙老師伸長脖子,數了下人數,然後便對答辯秘書說:

“開始吧……”

秘書老師點頭,其中一位開啟了攝像機。

“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各位評審老師和評審機制,先是林瑾瑜老師……”時謙老師指著那位曾試圖帶陳舒出去找樂子的男老師,又為其他評審一一介紹,最後說道,“十二位評審老師,大家要得到十票以上,如果有超過兩位老師覺得你不透過,就很遺憾了。”

大家互相對視,倒也不是很緊張。

時謙老師算牛逼的了,昨天提前給他們透了底,說在場老師三分之二都是他的好同事,他們只需要保證其餘四名老師中不會有三名老師拒絕他們透過就是了。

“誰先來?”

時謙老師看向眾人。

眾人面面相覷,卻無人主動。

時謙老師一時有點尷尬。

陳舒見此便舉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