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妃和皇太后之間,歷來算不得親近和睦。

她不似淑妃會討皇太后歡心,哪怕她曾經努力過,效果都不好。

之後,順妃便放棄了。

合不來就不合不來。

皇太后擺明了不可能滿意她,她硬湊上去,沒準在皇太后看來,像極了嗡嗡嗡叫的蒼蠅,越看越煩。

倒不如離得遠些,興許還不至於討厭。

如此一來,前幾年間,她與皇太后的關係確實顯得平滑不少。

可順妃一直很清楚,皇太后絕不是什麼善茬。

慈寧宮不聲不響,看似不參與事兒,但真到了要緊時候,皇太后絕對是個厲害人物。

只是,順妃怎麼也沒有想到,皇太后要麼不出手,一出手就是這樣。

殺鄧國師,只管殺去。

就姓鄧的道士折騰過的事,陷害、誣告,甚至是結黨,還與赤衣衛以前查過的真真假假的通敵、奸細之說,無論是哪一樁都能讓他腦袋落地了,根本不需要以“謀害皇嗣”的由頭來動手。

皇太后此舉,說白了,就是亂刀斬亂麻。

以別的理由入手,之後朝堂上多多少少需要整理案子,一來拖沓、二來容易節外生枝,而謀害皇嗣,孩子連氣都沒了,這不就是“鐵證”了嗎?

對皇太后而言,提刀提了把順手的。

可是,對順妃來說,被當了刀子的是自己的孫兒,她怎麼能無動於衷?

誠然,她對趙啟毀了與秦家的婚約,娶拎不清的晉舒兒,她很不滿。

成親之前,她也動過不留這孩子的念頭。

不過那都是懷孕初期的事兒了。

等想好了,娶回來了,她就絕不可能去這麼謀害。

真那麼不滿意,早些灌藥下去,別這麼害人。

都這足月了。

自然發動、生產都是鬼門關,另動手腳,那就是奔著不給活路的念頭去了。

得虧晉舒兒命大,那兩嬤嬤又下不去手……

越想,順妃越是激憤。

原是指著孩子出生後,她也能周旋周旋,從冷宮裡出去。

不指望再獲皇上的寵愛,只在宮中安穩度日,她還是有些信心的。

“為了成事,”安國公夫人看著順妃的神情,又道,“慈寧宮昨日中午就讓人引殿下去吃酒,那酒恐是頗有問題,殿下說後勁特別大,他一直睡到今兒中午才醒,難怪昨兒怎麼找他都找不到。

娘娘,殿下一回來,見到母女兩個那樣子,人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