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依託城牆,便有極大的優勢。

西州城牆建得高大、厚實、堅固,哪怕是攻城器械狂轟亂炸,都無法輕而易舉地叩開城門。

更何況,西州城外有地勢相佐,使得敵人更加難以靠近。

僅僅是守,餘柏有不少信心。

可是,城就是城,它跑不了,連挪一分都不可能。

之前玉沙口大敗,大涼不得不嚴防鳴沙關時,城中抽調了不少兵力前去增援。

現在看來,自是有去無回了。

說到底,餘柏也沒弄明白,蘇置怎麼會敗得那麼突然。

前頭抵禦盡失,他們西州就成了那跑不了的廟,等著被圍了。

當然,面對圍城,也並非沒有破解之法。

一是朝廷大量增援,裡因外和,反把敵人圍在中間。

二是切斷周人的補給,周人供給不上糧草了,便回自行退去,西州城池危機也就解除了。

城,就這麼守住了。

可無論哪一種,都需要有人來辦事。

餘柏催了又催,朝廷既不說使人救援,也不說派兵繞行、橫插補給線路。

這難道是等著周人自己出亂子?

周人等了十幾年,頭一次能挨著西州城了,他們一定不會輕易退兵。

他要是周人將領,這時候往京中催糧的摺子,一天能寫三封!

而周人朝廷,勤修內政這麼多年,還會送不出糧餉?

路雖遠,但都是自己的土地,也不用擔心被人劫。

等糧草囤積到飛門關,再步步往西送,有秦胤那樣的老將坐鎮,穩當極了。

只要這條補給不斷,周人光靠圍,就能圍死他們西州城。

時間,從來都不公平。

周人可以圍一月兩月,他們西州城卻堅持不了那麼久。

城中儲糧有限,一旦餓了肚子,兵士與老百姓們還願意守城嗎?

恨不能立刻開啟城門!

畢竟,在他們看來,這一座城池被大涼朝廷所拋棄了。

要不然,能遲遲看不到一點救援的希望?

便是餘柏自己,想到會有可能出現的局面,心情都十分沉重。

快些來訊息吧……

他默默祈禱著。

隨便什麼訊息都行,讓他可以告訴麾下將士們,朝廷正在努力調兵,來救西州。

這一等,等到日頭西斜。

西州城外出現的,不是大涼朝廷的傳令兵,而是周人的兵力。

離城門還有三里路,陣勢擺開,手持盾牌的兵士在前,弓兵再後,再往後則是騎兵隊。

餘柏久經沙場,看這佈局,不由眉頭一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