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逸看來,林繁很受皇上的信任與器重。

年紀輕輕能承繼爵位,除了林翰、林宣的功績足夠重之外,亦是皇上對林繁的認可。

從御前侍衛調任赤衣衛指揮使,林繁固然積極,亦是皇上願意讓他去試試。

林繁沒有辜負皇上。

無論是當侍衛,還是統領赤衣衛,又或者辭去職務奔赴邊關,林繁沒有懈怠,他為大周萬分努力。

這幾年的所有經歷,黃逸都看在眼中。

因而,他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皇上怎麼會認定林繁會造反呢?

還跟著永寧侯一塊造反。

永寧侯這一輩子,對大周的忠誠,還需要質疑?

“皇上,”黃逸斟酌著用詞,“我一直以為皇上很看重你,現在看來,是我錯了。”

“話也不能這麼說,”林繁輕笑了聲,很坦然,“你看皇上信任徐太傅嗎?”

黃逸被這個問題問得,點頭不是、搖頭也不是。

“他曾經很信任,”沒有等黃逸回答,林繁繼續往下說,“只是近幾年,越來越不信任了。”

黃逸問:“因為鄧國師?”

“不全是,”林繁道,“鄧國師的挑撥只是加速而已,真正變了的是皇上,皇上不滿意徐太傅的治世思想,覺得老太傅讓他束手束腳,同樣的,皇上也不會喜歡我們這些滿腦子進攻西涼、南蜀的臣子,他不想打出去。”

黃逸抿了下唇。

議論君王,本不應該。

只是眼前的狀況太突然、也太大了,裝聾作啞沒有任何益處。

哪怕是說些大不敬的話,他也想與林繁一起把局面理順,而後化解。

這才對得起他們這麼多年的友誼。

“不打出去,”黃逸左右看了看,把聲音壓得很低,“像我祖父一樣,拿銀子買賣各種平衡?”

聽出黃逸口氣中的不滿,林繁拍了拍他的肩膀。

“真說起來,黃太師比皇上願意打,他那些手段確實不磊落好看,卻也是審時度勢下,對大周最有利的,”林繁道,“不打的時候,真就打不起來,一旦開戰,你別看老太師人在京裡坐,他可一點沒閒著。”

黃逸一愣。

“鳴沙關能順利打下來,”林繁道,“全因蘇置身邊來了個繆督軍,萬事不懂,胡亂指揮。老太師在西涼朝中埋的釘子,比你我想象得都多。也正是西涼裡頭人心太亂,李芥才會徹底失去信心,願意替我們勸降西州城。”

黃逸聽得目瞪口呆。

他不知道,自己的祖父有這麼大的力量。

那些他看不上的手段,或者說,那些真掀開來、擱在朝堂上、八成會掉腦袋的手段,真真正正地,在助大周的將士們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