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不允許百官前去慶賀,但是自己一定要去親迎,還要帶著皇后和太子妃,和幾位親王。

徐歸宜陪同皇后到達永定門的時候,齊王和趙王正在聽皇帝教導,皆是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

徐歸宜想到了傅嵐宸平日與皇帝說話的樣子,同一個父皇教匯出來的兒子,怎的傅嵐宸與他兩位皇兄如此天差地別?

徐歸宜立馬給皇帝行禮問安:“臣媳,參見父皇。”

皇后也給皇帝行禮:“臣妾見過陛下。”接下來又是兩位皇子給皇后請安,也一道給太子妃見禮了。

行完禮之後,皇帝開口對徐歸宜說道:“此次太子收復三洲之地,於國家有大功。”

徐歸宜聞言,兩個眉峰收緊,態度謙卑,表情得體,泰然道:“太子收復失地,是父皇福澤庇佑,還有前線將士們的功勞。”

皇帝知道這是套話,也不多說,只頓了頓:“男子還是得早日成家才能立業啊,從前太子散漫慣了,自從有了太子妃,改變不少,朕與皇后總算有臉面去見列祖列宗了。”

徐歸宜正不知說些什麼,只聽到小黃門急急的來報喜,說:“啟稟陛下和娘娘,大軍到了!到了!”

眾人抬頭望去,果然有飄飄揚揚的一列王旗出現,佇列的正中間,太子傅嵐宸一身玄色盔甲打馬行來,徐歸宜和皇后一樣,兩隻眼睛將傅嵐宸全身上下都掃了一遍,發現沒有缺胳膊少腿,安心了。

傅嵐宸的左右是曲喆大將和長平侯宋辜,以及身後的南宮明塵,見到他們都平安歸來,皇后滿心歡喜。

當著百官和眾將士的面,皇帝陛下先誇了曲喆和宋辜,然後又慰問了前線將士和南宮明塵,最後端端正正的教導自己嫡親的兒子。

“太子此次收復三州,雖然有功,但是要戒驕戒躁,不可放縱,日後要多體諒民生艱難,為父皇分憂。知道嗎?”

“父皇教訓的極是,兒臣遵旨。”傅嵐宸面上倒沒什麼,非常得體的應了皇帝的話。倒是宋辜裝作不經意,瞥了一眼齊王和趙王的臉色,似乎並不太好看,心中冷笑了一陣。

皇帝在德清殿封賞將士,徐歸宜陪皇后回宮,晚上宮宴擺在了青鸞殿,中間還可以稍作休息。

由於皇帝陛下非常高興,然後就喊著傅嵐宸陪著他向很多人敬了酒,長平侯宋辜本來坐的好好的在吃飯喝酒,然後就被自家長姐,當今的皇后娘娘使了一個眼色,給指示到傅嵐宸身邊擋酒。

徐歸宜觀察了這一切之後,只得把頭低的更低,假裝吃菜吃的很認真。

時值八月中旬,又在室內,空氣異常的悶熱,徐歸宜怎麼也沒想到,會在永輝樓的書房,見到長平侯宋辜。她只是來找傅嵐宸商量一下,齊王府的小郡主的百日宴,要送什麼賀禮。

徐歸宜強裝鎮定,微微行禮:“見過長平侯。”宋辜端端坐著,並不立即回禮,但徐歸宜可不敢怪他失了禮數,畢竟太子殿下都十分懼怕這位國舅爺。

長平侯長輩姿態,肅靜面容,接受了徐歸宜的行禮,繼而輕輕點頭。打量完徐歸宜,又開始打量一旁的傅嵐宸,對比之下,他打量傅嵐宸的時間更長一些。

傅嵐宸倒是一般自在,並不覺得有異。

打量完了,宋辜開口說話了:“嗯,不錯,姑娘挺好的,就是配這個臭小子可惜了。”忘了,他們大婚的時候,宋辜遠在西境,回不來光凌。

徐歸宜莞爾一笑,這國舅爺不開口是端然靜凌冽,氣宇軒昂,一開口就是老宋家人了。

傅嵐宸頗為無語:“舅舅!”太子妃面前,好歹也給他一些面子吧?

徐歸宜想到了宋皇后和永嘉侯夫人,果然是實打實的親姐弟,神態舉止,眉宇輪廓,都是相像的。

心裡所想是一回事,面上功夫也得做:“侯爺過獎了,妾身不敢當。”又客客氣氣的寒暄了幾句。

當他們夫妻二人送國舅爺出府之後,徐歸宜送傅嵐宸回永輝樓,不免八卦了一回:“國舅爺,啊,不,長平侯竟然還沒有成親?皇后娘娘和永嘉侯夫人怎麼也由著他?”白長的這麼好看了。

傅嵐宸一邊拖下身上的外罩,一邊哼唧唧的看向徐歸宜:“要不太子妃去打探打探長平侯的心意?若是太子妃能圓滿解決長平侯的終身大事,我母后必定對你感激不盡。”

徐歸宜面色一驚,急忙擺手道:“不不不,妾身不敢,妾身不敢。母后和姨母肯定也著急,她們都不敢催,妾身是晚輩,怎麼敢?”

傅嵐宸難得不是一張冷臉,翻了個十分生動的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