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陛下雖然早立太子,可大翊朝野內外都知道,太子上頭有兩位年長的皇子,一個仁厚守禮,一個文韜武略,都比這位尊貴的嫡子更能撐得起皇室的體面。

這一日,二皇子趙王正在太寧宮陪皇帝點茶,父子二人相談甚歡。

皇帝溫笑道:“宣兒,你這個點茶的功夫真是日益精進啊。”這樣寵溺的笑容,他給過二兒子傅廷宣,也給過三兒子傅槿寧,卻從未給過五兒子傅嵐宸。

趙王敦厚一笑:“都是父皇教的好,孩兒還要多多學習呢。”

“過謙啦,幾個兄弟中,你的點茶功夫是學的最好的,父皇都看著呢。不過,在棋藝上,還是你三弟更勝一籌。”皇帝公平公正的評價。

“曹太傅說了,三弟的棋藝得父皇真傳,兒子自然比不上。”趙王如此說道,皇帝很是滿意。

皇后的嫡長子早夭,二皇子趙廷宣便是皇帝的庶長子。他有長兄的寬厚,也有長子的乖順,這樣好的品性,即便在國事上有些不足,皇帝自己都選擇了忽略這個缺點。

“陛下,齊王回京了。”太寧宮的大太監,元和站在屏風外,朗聲稟告道。

“哎呦,你看,剛說到你三弟,他人就到了。”皇帝笑著起身,趙王快速放下手中的活計,在一旁扶著。

“索性今日時辰尚早,不急於一時,你去告訴齊王,讓他回府休整一番,再進宮來稟報。”皇帝樂呵呵的吩咐道。

“是,老奴這就去傳旨。”元和麵帶喜色,應聲而去。

“點茶結束了?來,快給父皇倒一杯,讓父皇嘗一嘗。”皇帝看向昭王趙王,憐愛的說道。

趙王拱手笑道:“是,孩兒這就去給父皇準備。”

聽著齊王公辦歸來的訊息,看著趙王溫順懂事的樣子,皇帝心裡想,如果太子.....有他們的一半懂事能幹就好了。

皇帝一時竟將心裡話,悉數說了說來:“宣兒你孝順,寧兒有能力,只要你們兄弟和睦,多給底下的弟弟們做好榜樣,父皇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一旁收拾茶具的趙王,手上的動作微微一滯,隨即又溫順道:“孩兒們還有許多地方,要跟父皇學習呢。”

皇帝藹藹笑著,又打趣了幾句。

永輝樓中,因為傅嵐宸今日進宮請安,回來的比往常要早很多,成鶴薇剛好過來請安,便問了一嘴:“太子今日怎麼出來這麼早,平常不是用完午膳,皇后娘娘才讓回的嗎?”

傅嵐宸隨意坐下,若有所思道:“今日齊王回京,進宮議事,孤擔心晚走一些,又要被喊去太寧宮,所以跟母后說,東宮還有事務處理,就早些出宮了。”

成鶴薇心中雖嘆息這不是一國太子應有的心態,但她素來知道傅嵐宸的心志,也從不惹他不痛快,只在給傅嵐宸伺候茶水時,說道:“聽說此次齊王從斕州返京,案情進展得頗為順利。”

傅嵐宸漫不經心的說道:“這不是很尋常的事情嗎?齊王手段高明,就連孤的太傅也誇獎過的。”他似乎並不上心江東的案情。說實話,他也的確不上心。

成鶴薇坐在一旁,幾次欲開口,又顧忌些什麼,話都沒有說出口。

倒是傅嵐宸看懂了她,拉開書案下的抽屜,拿出一沓厚厚的信函,遞給她。

“這是.....?”成鶴薇接過,臉色一驚。

這是太子妃徐歸宜的生平所有事蹟,都在信函上面了,從出生地點年月,小時候生過什麼病,吃過什麼藥,哪年哪月哪日又去參加過什麼宴會,無一不細。

“鶴薇,看完之後,也該斷了不該有的念頭。”傅嵐宸難得極認真的說道。

成鶴薇眼眶微紅,拿信函的手略微有些發抖,待到她仔細的看完了最後一個字,閉上雙眼,斂住鼻息。

許久後,她長嘆了一息,復又睜開眼睛,用手擦拭眼角的溼潤,繼而笑道:“我以為殿下早已超凡脫俗,必不會為魚目混珠。卻原來也會和我一樣,為了一雙相似的眼睛,特意派人去了斕州。”

說完,她還特意揚了揚手中那一沓厚厚的信紙。

這話若是換作旁的任何人來說,傅嵐宸都不會讓她安穩的坐在永輝樓。可成鶴薇不一樣,她是他們的青梅竹馬

傅嵐宸不理會她的譏笑,反而正色說道:“忻州一事,孤已經知道了。”

成鶴薇笑容一滯,習慣性的握緊雙手。

“三叔的確犯了錯,皇后娘娘願意出手相助,那麼作為交換條件,我嫁進東宮,理所應當。”她說話的聲音冷的出奇。

“按照你我的情分,你為何不來找孤,卻去求母后?”傅嵐宸納悶道。

誰知成鶴薇卻突然一陣失笑,朗聲道:“呵呵,太子殿下,成家與東宮幾時有過什麼情分?這些年來,嫡庶之爭演變的如此厲害,我四叔可從來沒有為東宮說過一句話。你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