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性要用白色蓮花放出的金光照亮全身而女性卻僅照腹腔呢?這都是因為男女身體的性質差異,以形體上說,男性為陰而一點(生殖系統)為陽,女性則反之。所以意念上要注意這個適應反向的配合,金光是陽性的,要照遍男性的身體(陰),女子卻僅照腹部即可。

初乘功法的驗證,也就是要從假到真的看見白色的蓮花。蓮花僅僅是訊號的總和代表,是散漫而抽象的,屬陰性,如果過渡到人形的資訊代替了蓮花,也就是有一位師父的形象顯形於體內蓮花的位置,那麼就還到具體(陽)的一面來了,這就是通靈的初步成效。

這種通靈既要完成由無到有的過程,還要讓訊號或師父幫助去打通身體這個小周天的所有關竅。

這種通靈比起向外的通靈來是陰性的(體內),所以是基礎。接聖住心是先調整陰性的一面,以達到築基建鼎的要求。請進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了聖住心是忘我的結果,也是“我即是佛”的境界開始。當然,有很多人的自身訊號(根基)大於外界請進來的訊號,這個時候所看到的體內事物可能是另外~回事,但是其精華都要歸結到蓮花那裡去。

初法一乘是一個開放性的法,而且是在陰性的訊號和位置上開放自己,是主動地請進來。

所以說:

生命的開放(煉神至虛)則長久。

修煉的開放(自然、無心、忘我)則功成。

傳道的開放,(民以自化則為民歸真(家)。

合於常道則成真(功成身退)。

第二部分就是遞法二乘是金光法中天人和一的基礎。從形象上說“默運乾坤”是走出去。乾坤是物質世界的客觀訊號。將大的訊號請到小的腹部中來,這也是一個顛倒。人的資訊(荷花上的小人)來到圓圈的中間,也就暗示訊號來宇宙之間。人的形體與宇宙是全息對應的,所以“遞法二乘”的觀想是在將自己個體的資訊放到宇宙的全息中去。兩次的顛倒造成了合於道性的格局,所以一般在出現人形之後很容易就採積到能量。

外圈的卵園形是宇宙的全息形狀,生物界大部分都是依此而自生其形,人也不例外,也是中間大,兩端小。卵園立於蓮花上,也就是建立在自性和神的運動上。所以是練神和神修的基礎。卵園上開口則是象徵人的百會穴從陰性的一面已經開啟而促進形體的開通。

內圈八角的園是太極八卦球的一個剖面。人的神一開始是被動受太極球運動左右的,所以人的平面與球的剖平面是平行的,身與其位置是在太極球的中心偏外。隨著能量提高和智慧(元神)的加深,元神就會逐步進入太極球的黃庭之中,並且頭對乾,腳對坤,以此更利於積蓄能量和自由運動。

外圈是先天的訊號(本來),所以男子要作逆時針轉動,以取陽性內斂,左旋為收斂。

內圈是後天的訊號(束縛),因此男子要作順時針旋轉,男子後天執著,以取心相開放。右旋為開放。

女子的運動相反皆因特性不同,依此可以類推。

總的說來顛倒之說在修煉中無處不用,這裡僅僅只是介紹了幾個顯眼之處的顛倒,其餘功法皆可依此類推廣,以利修法合於真常而得天地之助。譬如、練功時男子的右手總在左手的上方,小指總是伸直挺起都是取其弱者在強的位置以達到顛倒之目的。

同樣蓮花的旋轉也可以用意念的調整來達到健身去惡的目的。左旋是收縮以利於採進,右旋是擴散,則利於排除。用到身體上,前者可以作為排除資訊,後者可以用來調整病變。當然這些在下意識中運用會更有效些。

道家的黑是左旋的主裡,佛家的紅是右旋的主表。黑、紅都是修煉到高層次可以看到的旋轉資訊。所以說道家的黑可以穿透佛家的紅、原因就在於他們是表裡關係。

第三部分就是訊號與實體之間注意程度的比重是金液還丹成功的關鍵。丹經書上記載的大部分都是實體修煉的政應。而訊號上的效應非常多(陰者覆陽).練功者即是經過了也看不到或者記不下來,涉及到微妙的感覺更是說不清楚,所以丹經書所記錄的“還丹”過程實際僅僅是陽性的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大部分的事物都要玄界中所把握。因而沉溺於卦象或丹經的修煉者是找不到成功出路的。這一點正是<雲霧草莊>所要解決的問題。

玄竅(牝)是個綱,綱舉目張,掌握了玄牝和利用一種真意去開啟運用,這是一個用其一刻享受永生的問題。而很多的問題,包括藥物、火候、沐浴、結丹等等所有的大丹修煉的問題,都會因為僅此一用而一勞永逸地自動化完成,當然這些是在基平建鼎的基礎上完成的。

緣法三乘,“無上交融”就是金液還丹在煉丹方面的導引。

打好基礎要靠四象和合作為驗證。驗證也只是因象鑑真,不能抱住用的一面不放。再往下走那就要靠口傳心授來解決了。吾願意接納勤修善悟者,但是“甘露雖好,不潤無根之草,道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心性的修為不是以人情的角度作為標準的,而是以修心修德能合於道性作為驗證。

很多人走到這一步也不知其妙而難進一步,也有人終生難湊齊四象而不在心性上多下苦功。只要無心求正,做到有意歸真,要靠自己提高的悟性去促進真意的形成。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用其弱,當然也包括人生之弱和人心之弱,弱是強的對立面,代表了陰的事物和方向的主流。在金液還丹的過程中,這個守弱的道性也是成功的保證。心與神比較,神弱;身體反映和玄態景象比較,景象為弱,意守身體中的物質運動(抽添)與意念構成的受守之虛鼎來說,後者當然也是弱。要理解弱的作用,主觀上接受到的訊號往往看到弱的一面總是代表不了主流,可是弱者卻總是為道所資助(損有餘而補不足),事物的發展結果也時刻在被弱者所擁有。因此在修煉丹功上,要始終保持對弱的親近態度。

講藥象而不講心象者不成,

講練丹而不講修心者難證,

講玄象而不講本性者迷失,

講方法而不講無為者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