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華夏第一戒堯戒(第2/2頁)
章節報錯
鎏銀騎獸人物博山爐,盤形底座,折沿,淺腹,平底,四周飾同心圓和一組柿蒂紋。底盤內有一騎獸力士,獸作俯臥昂首張口狀,力士上身赤裸,下身著短褲,腰間束帶,跪坐於獸背,獸體下面有一支釘,安插於底盤上的小圓孔中。力士左手撐在獸頸部,右手上舉托住爐身,並回首仰望著爐體,笑面可掬。爐身呈缽狀,子母口,圓鼓腹,底部有一小圓座和力士的右手鉚接在一起。爐蓋分上下兩層,上層鑄出山巒和流雲,山雲間有虎熊出沒、人獸搏鬥和人駕牛車等場面;下層鑄龍、虎、朱雀、駱駝及草木、雲氣等紋飾;
銅朱雀銜環杯,通體錯金,朱雀銜環矗立於兩高足杯的獸背上,朱雀展翅翹尾,喙部銜一能自由轉動的白玉環。獸昂首張口,四足蹬於高足杯的底座上。朱雀的頸、腹與兩杯的表面嵌有圓形和心形綠松石十三顆。出土時杯內尚存硃紅色痕跡;
看著這些器物,許樂也不禁想著終於明白為啥很多人喜歡當官了,哎!
不過他很高興的是看到了四枚金針、五枚銀針、“醫工盆”,以及小型銀漏斗、銅藥匙、藥量、銅質外科手術刀這一整套西漢時期醫療器具;居然還有一件玻璃盤和兩件玻璃耳杯為考古發現最早的國產玻璃容器。
但是想一想這劉勝的兄弟西漢武帝,許樂不禁想到衛霍兩位大將軍,對於他們的結局,尤其是霍大將軍的結局唏噓不已!
真可謂是天妒英才啊!
看完之後都兩個小時了,許樂他們直接去了直隸府,先是找了一個看似很火爆的館子,不大,許樂等人一進去就擠滿了,然後和老闆說道,有多少上多少,把老闆嚇一跳,然後到了後來,老闆自己都不知道上了多少驢火了,許樂也沒說什麼,直接給放了五百塊錢,吃的不錯!
大家接著就看了直隸總督府,聽著介紹,想著拱衛京都,都不容易!
在直隸都呆到了下午三點最終往回走,一個多小時到了長溝峪的周口店山頂洞遺址!
眾人買了票就有導遊給領了進去,大家在展廳裡面看著周口店遺址的發現和發掘歷史,透過大量的珍貴的發掘歷史圖片展示周口店遺址的重要意義;然後看著一些實物的場景還原,尤其是頭蓋骨的複製品,還有石器等等,這些都是舊石器時代的東西;接下來是用火的遺蹟。
聽著講解員說著從五百萬年前到距今一萬多年前為止。其中發現有生活在七十至二十萬年前的直立人(京都人)、二十至十萬年前的早期智人(新洞人)以及三萬年前左右的晚期智人(距今三點八五萬至四點二萬年前的“田園洞人”、距今三萬年左右的“山頂洞人”)化石。
聽著裴先生文中和賈先生蘭坡挖掘頭蓋骨的故事,但是在抗戰期間,這些於二七年至三七年發掘出土的猿人化石和山頂洞人化石都遺失了,眾人非常心痛,當然這個事情兩位先生和師兄其實都是知道的,這兩位先生和他們都是同事呢還。
大家看著那些動物的化石都感到不敢相信,在多少萬年前,京都的氣候居然是冷熱交替的,熱帶和亞熱帶的氣候,寒冷的氣候也有,喜冷的動物如狼獾、洞熊、扁角大角鹿、披毛犀等在動物化石中佔優勢。後期是竹鼠、碩獼猴、德氏水牛、無頸鬃豪豬等佔優勢。
看著那些大量的用火遺蹟及上百種動物化石。其中有牙齒化石、頭蓋骨、頂骨、鎖骨、眉脊骨、股骨、上頜骨、下頜骨等,以及服飾品、石器和骨角器和一些有孔的獸牙,海鉗殼和磨光的石珠。還發現了豐富的用火遺蹟、燒骨、燒石、灰燼和紫荊木炭等。
石製品原料基本為脈石英,另有水晶、燧石、白雲岩、細砂岩等,石製品型別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斷塊、斷片、碎屑等,大中型動物骨骼標本,包括碩獼猴、腫骨大角鹿、葛氏斑鹿、馬鹿、梅花鹿、野豬、犀牛、三門馬、鬣狗等,另外還出土了齧齒類、鳥類等小型動物化石,想象著母系氏族的情景,按母系血統確立親屬關係。他們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山頂洞人仍用打製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
他們已會人工取火,靠採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他們能走到很遠的地方同別的原始人群進行交換生活用品。山頂洞人已用骨針縫製衣服,懂得愛美。
他們死後還要埋葬。在山頂洞人的洞穴之裡還發現了一些有孔的獸牙,海鉗殼和磨光的石珠,是他們佩戴的裝飾品。
都顯得滄海桑田一般,讓人蹉跎不已,兩位大師和桑傑看著這些都感覺到不可思議一般,這一路上對華夏文明的摧殘更是有了深刻的認識!
都下了班了他們才最終出來,還是被催促的,許樂他們也沒找人就是給了點錢最省事!
大家在周邊的村子找了個農家院,殺雞宰鵝吃的特別香,終於回來了!
大家在晚上快八點半了才進了城,大家都先到了京都師大的住處,蘇先生和傅老師也到了這個送給許樂的房子,馬旭在門口等著大家,相互擁抱這!
蘇先生進了門,看著一樓的大長條桌子,喝茶開會都可以,然後到接待廳看了看,對著那副巨幅地圖,不斷的點著頭!
看著客廳的那張國畫,看著落款,好像沒聽說過一樣,也不知道許樂為啥掛著,許樂跟先生說,這是自己的家鄉在山頂上看著的景象,很美的!
隨後在二樓轉悠了一下,走了下來,大家都圍坐在桌子兩邊,蘇先生衝著大家說道,“咱們一共出去了十三天,我想大家都收穫滿滿,我對你們最大的期望就是好好總結,將祖國的文明印刻在血脈裡,記住了這是我們的國家是我們的民族是需要我們每個人都為之奮鬥的地方,我聽正龍說過,你們可能要新換個地方”,大家都點著頭,確實是,收穫太大了!
“我送給許樂也送給你們一句話,這句話號稱是華夏第一座右銘,其實就是一條戒律,‘戰戰慄慄,日謹一日;莫躓于山,而躓於垤’,這個戒律,叫堯戒,是堯帝講的,人啊,每天都要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每天都要謹慎小心;不能在山上沒有摔倒,最後被小石子給絆倒了”,他看了看大家,“明白了嗎”?這話明顯是對許樂說的,許樂點點頭!
許樂接了一句,“清凝,等新區弄好了,將這句話直接做一根戒木,銅的,鑄在上面”!
清凝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