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堯舜為何要殺鯀(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說法有幾個問題:
第一,在鯀治水的時代,木、石是主要的生產工具。用這些東西來治洪水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鯀用這些原始工具兢兢業業辛苦了九年,正所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治水還沒有成功,頂多判個瀆職罪,讓他引咎稱職就是了,肯定罪不至死。
第二,鯀的兒子禹治水改用“疏”的方法,但是用時十三年,也超過了九年才成功,為什麼舜沒有在第九年的時候問禹的罪呢?這也說明鯀的死並不是因為治水不力。
許樂在寫到這一點的時候,專門寫了一句“是否是因為他進行疏導到現在的位置,那裡荒無人煙,所以造成的傷害比較小呢”?
第三,鯀治水其實是有成功的希望的。《山海經·海內經》說:“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這裡傳達的資訊是,鯀不但治水很賣力,而且有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的獻身精神,冒著生命危險偷了帝的神土來治水,因為冒犯了帝的權威而被殺。這裡並沒有說他治水沒有效果。連屈原都在《天問》中為鯀鳴不平:“順欲成功,帝何刑焉?”眼看就要成功了,帝為什麼要殺了他呢?
由此可見,鯀根本不是因為治不了水而被殺的。他的死,應該另有原因。
那麼鯀的真正死因是什麼?
第一個原因,鯀曾經反對舜繼天子之位。《國語·晉語八》說:“昔者鯀違帝命,殛之羽山。”意思是鯀違抗了帝命,所以被殺死在羽山。那鯀是怎麼違抗帝命的呢?《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載:“堯欲傳天下於舜,鯀諫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傳之於匹夫乎?’堯不聽,舉兵而誅殺鯀於羽山之郊。”《呂氏春秋·行論》是說:“堯以天下讓舜,鯀為諸侯,怒於堯曰:‘得天之道者為帝,得地之道者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為三公。’以堯為失論……於是殛之於羽山。”
這些史籍裡都沒有說鯀是因治水不力而獲罪,而是因為不滿堯把帝位傳給舜而得罪了堯,從而被殺。另外,從鯀說自己“得地之道”的說法看,鯀作城,他是一位建築工程專家。說不定那時他治水已經成功了,只是後來被殺後,統治集團為了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而修改了歷史。
第二個原因,鯀是舜的競爭對手。鯀除了是一個治水專家,其實在統治集團內部的地位不容小覷,很可能是帝位的候選人之一。《山海經·海內經》說:“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原來,鯀是黃帝的孫子,出身豪門,妥妥的“帝三代”。難怪他敢罵舜是“匹夫”了。
鯀根紅苗正,有能力,還不服舜。舜能容他活下去嗎?所以說,鯀是必死無疑,不論他治水有沒有成功。何況,舜根本不會給他成功的機會。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況還有治水不力這一條現成的罪狀。
除了解決鯀之外,堯舜把他的死黨共工、驩兜、三苗也一起解決了,並把他們幾個定為“四凶”,永遠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可謂一勞永逸。《史記·五帝本紀》載:“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鹹服。“
由此可見,鯀的被殺,其實是統治集團為了爭權奪利或懲治異己分子而製造的正反三臺冤案。鯀可以說是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個“冤大頭”。
許樂寫完上面的內容之後,想了想又接著寫,從而好徹底揭開血腥的禪讓。
那個時代,子承父業,父親會把自己餬口的本事傳給自己的兒子,所以,禹會治水,肯定是鯀傳授的。
許樂想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點,那就是各自的譜系到底代表了什麼,他想到了顓頊和昌意!高陽帝有兩個子嗣,鯀和窮蟬。鯀是大禹的父親,更是高陽帝之子!高陽帝之後,應該是鯀或窮蟬即位,但實際即位的是高辛(帝嚳),高辛之後帝堯!
為什麼鯀或窮蟬沒有繼承帝位呢?《史記》上沒說,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是禪讓!
如果是禪讓,史書一定會大寫特寫的,可這事連個記錄都沒有,那原因就只可能是,正反三臺鬥爭,或血腥奪權。
帝堯即位後,心裡最不服氣的恐怕就是鯀,對帝堯威脅最大的也是鯀。這是為什麼鯀不聽話的原因:鯀才是帝位的合法繼承人。當然,鯀還素有賢名,“等之未有賢於鯀者”。
所以,堯不想用鯀來治水,一是因為鯀不聽話,二是不想鯀因之而聚集自己的力量,畢竟治水需要調動萬民之力,不給權力肯定是不行的。
舜殺鯀,一定是堯授意的,否則舜能隨便殺人?
不想用鯀,因為鯀負命毀國,而不是不會治水;那麼,殺鯀的理由,就決不應該是治水無功,而一定還是負命毀國的問題。
舜帝也是高陽帝這一支脈的,他殺了鯀,用了禹,不知他們是否用了苦肉計?
總之,堯“禪讓”給了舜,但是舜自己的孩子或者後代太不爭氣了,尤其是大禹的功勞太大了,在治水的過程中收攏了一幫強有力的助手,所以最後舜不得不“禪讓”給了禹。
歷史,從來都是殘酷的。”
當許樂寫完最後一句的時候,他突然響了起來,自己怎麼一直都忘了這個事情呢,到底是怎麼回事,自己應該把整個的譜系梳理一遍啊,在這個譜系裡面無論是真還是假多少都有一些秘密在隱藏著,突然他的頭又開始疼了起來,小白拱了拱他才好一點,但是卻忘了剛才所想起的事情!
他看了看吧文章,自己還納悶呢,怎麼會把高陽帝和高辛帝給拉了進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