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糾纏(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躍的日子並不好過,部屬一個個離他而去,一萬前軍將士眨眼間風吹雲零隻剩下三千多人。馮清風也揹著他投奔武圭豪去了,臨走時他給前軍每個將領寫了一封信勸他們為了自己妻兒前程早日脫離馬躍。
這封信如同當頭一棒,打的馬躍七葷八素,一時分不清東南西北。三千人眨眼又少了一半,水師偏將熊林岱趁機發動兵變,將馬卡和他的一干親信五花大綁丟在河灘上。水師的大小艦隻回到了牟那山南的五柳灣基地。馬躍心灰意懶,他召心腹萬源山商議準備偃旗息鼓仍回去做賊。
幕賓秦遠勸道:“如今營中諸將之所以還能追隨將軍,是因事情還未到絕望時。倘若將軍自己先灰了心,撤了旗號,必然是樹倒猢猻散。貪功之輩甚至會挾持將軍以換取富貴。”馬躍聞言覺得有理,遂作罷。
————————————
楊昊進軍牟那山北後,一連攻下十餘座軍寨,各路守軍望風披靡,不戰即潰。究其原因,一是西寧軍年初進行了軍制改革,各營隊正以上軍官進行了大換血,庸老無能者紛紛丟職罷官,才德兼備的年輕才俊得到提拔,軍心士氣正旺。二是牟那山以北各寨守軍在混亂中不知所措,心無鬥志。
四月末,楊昊攻佔牟那山東北重鎮黑羊谷,其東北四十里便是呼延谷,東南三十五里是中受降城,距王麟的回樂寨只有十五里,與白水狐的西寨隔山相望。楊昊的三個營一路上收編潰軍,招募勇士,此時兵力已經擴充了一倍。不論是對王麟還是對白水狐都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攻佔黑羊谷後,楊昊卻命各營休整待命,並無繼續進攻的意思。
程克領十分不解,他勸楊昊趁勢拿下回樂寨,將王家最後一支力量收入麾下。至於白水狐,在程克領的眼裡他已經是個僵死之人了。姜濤已經幫金彌力在牛頭朝那山復位,用不了多久兩部便會揮師南下,以金彌力在兀禿部的威望和白水狐的倒行逆施。幾乎可以肯定,金彌力南下之時,便是白水狐土崩瓦解之日。屆時三路軍合圍中受降城,武圭豪只有棄城或獻城兩條路可走。
楊昊知道軍中有不少人希望自己取代王家執掌天德軍,屆時眾將也有很大的升遷餘地。捫心自問,楊昊並非沒有取代王家由自己出任天德軍節度使的想法。這不僅僅是爭一個名位,更是為自己爭一條寬闊的通天大道,一個更高更大的發展平臺。
但楊昊也清楚自己可以憑軍力奪取天德軍,而要做節度使卻沒有那麼簡單。且不說仇士良一定會從中作梗,就是刺馬營內部也會有人暗中阻撓,或許自己前腳接任節度使,後腳就被逼著離開天德軍。刺馬營是不會讓一個五品橫刀獨擋一面的。
楊昊還考慮到一點,王謙雖死,王峰也被趕下臺,但至今沒有任何人敢清算王家。這說明王謙十年辛苦並沒有白費,王家的勢力早已滲入天德軍的每一個毛孔,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絕不是一場風幾把火就能解決的。
楊昊勸心急火燎的程克領:“我知道你是出於一片好心才來勸我。可你想過沒有,白水狐手上的兵力完全可以攻下中受降城,可他為何偏偏不動手呢?”程克領脫口而出道:“或許是當局者迷,他沒看到這一點呢?”話一出口他就立即就後悔起來,自嘲道:“我都看到了,又何況他?請大帥明示。”
楊昊道:“他是不想做惡人。”見程克領不解,遂又解釋道:“王謙經營天德軍多年,根扎的很深,天德軍計程車紳百姓無不心向王家。馬躍想取代王家,結果兵敗中受降城,灰頭土臉地逃回河南。武圭豪逆天而行,自立為主,如今已是騎虎難下。白水狐高就高在這,他在等武圭豪做惡人。你想想武圭豪手中無糧無錢,可城中大戶手中卻有糧有錢,縱兵搶糧是遲早的事,那時王家不能出頭保他們,白水狐卻可以,這人心還會向王不向白嗎?收攬了人心後,他白水狐的節度使寶座才能坐穩當呀。”
程克領恍然大悟,道:“大帥是留著王麟,讓他去殺白狐狸?”
楊昊點點頭,程克領細一琢磨,喜道:“彼時城中百姓又恨上了王家,咱們再出兵……那樣天德軍人心就盡歸大帥啦。”
楊昊嘆道:“但願能如我所願。”
程克領喜滋滋地拜辭而去,楊昊知道他是要將自己的這番話告訴其他將校,自己屯軍不進,營中多有議論,氣可鼓不可洩,楊昊也只能暫用謊話穩住軍心。
他望著程克領已經模糊的背影自言自語想:“這回只能讓王家欠我一個人情了。”
————
牟那山南五柳灣,天德軍水師基地。
熊林岱紅著臉跟諸將賭咒發誓:“我有半點私心,天打五雷轟頂。”偏將張松奇冷笑道:“你若沒有私心,為何不肯迎回朱將軍?”
張松奇是朱箜的表弟,對朱箜是死心塌地。熊林岱冷哼一聲,回敬道:“迎回朱將軍,他若帶著水師投了姓武的怎麼辦?”
張松奇拍案罵道:“你血口噴人!”言罷抄起桌上的茶壺朝熊林岱砸過去,熊林岱側頭避過,拔出腰刀便砍。眾人急忙將他抱住。張松奇嘿嘿冷笑道:“姓熊的,你跟老子動刀子?老子玩刀的時候你他媽的還穿開襠褲呢。”一言未畢,熊林岱飛起一腳踹中了他的陰襠。
“啊!”張松奇一聲慘叫,捂著下身痛苦地蹲了下去。張松奇的一干好友紛紛指責熊林岱出手太狠,熊林岱的好友則反過來指責是張松奇挑釁在先。
紛紛攘攘正亂。門外忽有人叫:“二將軍到!”眾人聞言大驚,慌忙按序排好。張松奇也強撐著爬起身,挨著熊林岱的肩站好。
王謙未當節度使之前,軍中將士都稱他為“大將軍”,“二將軍”則是對他胞弟王奔的敬稱。
“大將軍”後來變成了“大帥”,王奔卻解甲做了掌刑官。“二將軍”的稱呼也漸漸被人遺忘。開成元年三月,王謙率軍出征豐州,王奔被任命為留守,又重新披掛做了將軍。此後,王謙兵敗九娘關外。河東名將董八成率軍圍攻中受降城,王奔沉著應戰以弱勝強,捍衛了天德軍的根本。
自此,王奔取代了王謙和牟齡成為天德軍將士心中的新戰神。雖然這尊新神因為舊神的猜忌,一度鬱郁不得志。但神就是神,尤其是眼下這群龍無首之際,神到之處軍心定人心穩。
“剛才是誰在打架?”前水師統領朱箜板著臉問。
如果說王奔是天德軍將士心中的神,那朱箜就是天德軍水師將士心中的神,雖已離任多日,但虎威絲毫不減。他只張口一問,眾人仍覺雙股戰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