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草長鶯飛時,長安的達官貴人們騎著高頭駿馬,帶著嬌妻美妾,打發著僕奴挑著酒食先在城外佔住一塊好地。春雨長安迷醉眼,紅裙翠履舞不歇。普通百姓沒有駿馬嬌妻,也沒有僕奴挑酒,卻也絲毫不減遊春的興致,他們或聚三五朋友,綠水泛舟,情到深處引吭高歌,或扶老攜幼全家齊上陣,又或單人獨步踏青賞翠,低吟淺淺唱。

不過邊鎮的百姓就沒有這個閒心雅緻了。每年的秋末和春初,正是北方草原上那些矯健彪悍的獵手們“打草谷”的時候。對邊鎮的百姓來說,這些來去如風的馬上惡魔卻是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獵手們要活動一下窩了一冬的筋骨,順便搶些糧食、婦女、奴隸,小小地改善下生活。無良和別有用心的人、天性殘暴的人、愚蠢懦弱的人總會為這些獵手獻上自己的讚歌,歌頌他們的豪情,想象他們的浪漫,給野蠻披畫皮,給殺戮唱讚歌。

不過豐州一帶的百姓今年可以鬆口氣了,騷擾他們多年的林中部去年年底被徹底擊潰。新設立的陰山、山南、寧邊三縣如同三副鐵轡頭,死死地鎖住了奔騰難馴的野馬和雪亮翻飛的彎刀。而鄰近的天德軍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進入三月來,遊牧在牛頭朝那山一帶的室韋兀禿部已經三次揮兵南下了,最後一次竟繞過呼延谷直抵天德軍治所中受降城下,天德軍節度使王謙就是在那時突發怪病而臥床不起的。

關於王謙的這次發病,坊間流傳著一個香豔又陰損的段子。王謙好色成性,除了家中十三房美豔妻妾外,他還養著一支八十人的樂班。此外他還常常在牙署徹夜飲宴,所有的部屬都必須帶上自己的妻妾。只要王謙看上眼的,他就逼自己唸佛茹素的老妻以研討佛學為名將人留下,然後軟硬兼施將人勾搭上手,直到自己玩膩了才將人送還。

王謙用人講究的是“忠、德、才”三個字。忠且有才的人會得到重用,忠而少才次之,有德有才再次。王謙判斷一個人對自己是否忠心,最核心的一條就是看他是否肯獻出自己的妻妾。獻的次數越多,獻的心甘情願,那就表示他最忠心。反之,那些不肯獻出自己妻妾的人,王謙都認為是有德之人。他不喜歡這樣的人,但若他們才能出眾還是能有立足之地,只是永遠得不到重用罷了。

天德軍的大小官吏為了能保住自己的權位都爭相將自己的妻妾獻給王謙,有人甚至不惜重金蒐羅美人,只為博上司一笑。三月初九,當兀禿部的騎兵突然出現在城下時,王謙正和行軍司馬的妻子在內堂觀菊品簫。兩個人正弄到妙處,門卻突然被驚慌失措的掌書記撞破,王謙某個部位頓時血流如注,大喝一聲昏死過去,從此就一病不起。

好在四條腿的馬爬不上城牆,好在王謙的弟弟王奔頗有韜略,好在呼延谷的守將乃名將之後,有德更有才。白水狐在洗掠了城南王謙的兩處田莊後倉皇北撤。執掌天德軍近十年的王謙卻再也起不來了,心灰意冷的他想把天德軍的軍政大權交給自己的幼弟王奔,卻遭到自己三個兒子的強烈反對。王奔堅決不肯就位,為表明自己的心意,他辭去本兼各職攜帶妻女回牟那山南的田莊隱居去了。

安排不了後事,王謙只好暫時活著,但天德軍內外已經亂成了一團。白水狐得知實情後決定再度南下,這一次他的胃口就不僅僅是奪幾座村寨,搶幾個婦女那麼簡單了。他強令兀禿部中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人全部披掛上陣。共得各姓騎兵七千餘眾,兵分三路向南進發。

西路由大同川三姓一千三百健兒組成,向西南進抵至九娘關外,警戒豐州駐軍。東路以白水狐的結拜弟兄張潮揚為統帥,出兵一千五百人東進至青山南麓,警戒振武軍方向。白水狐自己則率主力四千人攻打呼延谷。呼延谷距中受降城五十里,是中受降城的北大門,地勢險要。原由天德軍名將牟齡之子牟白熾駐守,牟白熾年約三旬,深得乃父真傳。牟齡因為功高為王謙所嫉,不得不告老還鄉,牟白熾便成為天德軍的第一名將。

和乃父一樣,牟白熾是王謙眼中的有德有才卻無忠心之人,王謙對牟白熾並不信任,只是軍中無將不得不用罷了。重病之後,王謙深知自己的三個兒子駕馭不了牟白熾,便搶先下手,找了個藉口免去了牟白熾本兼各職,打發他回家侍候老父去了。呼延谷守將由自己的三子王麟接任,侄子王增任副將。

王麟懦弱不知兵,王增貪酒好色,白水狐以為自己大軍一到,二人便會望風而逃。誰知四千大軍連攻三日竟不能破城,白水狐心中大驚,暗中派人一打聽,才知道呼延谷中有名不入流的偏將名叫呼延百川,曾在牟齡帳下多年,頗得牟齡的真傳。王麟雖然懦弱不知兵,卻頗有自知之明,對呼延百川十分重用。臨敵之際對呼延百川的話幾乎是言聽計從,正因為如此,才讓白水狐勞而無功。

白水狐心生一計,寫了封書信派人送入谷中,送信人剛翻山進入谷中便被守軍拿住。守軍連人帶信都交給了主將王麟。白水狐在信中詢問呼延百川何時能兌現自己的承諾,同時他又重申奪取天德軍後,自己只要子女玉帛,田莊、城池都留給呼延百川。

王麟讀完信勃然大怒,喝令衛士將呼延百川拿來問罪。王增慌忙攔道:“三哥不要中了狐狸的詭計。”王麟恨恨道:“白紙黑字的還有何話說?”王增道:“三哥請想,呼延百川在咱們來之前就駐守在呼延谷。他若真的是白水狐內應,為何不早獻城?呼延谷地勢如此險要,只要他守住關口咱們是插翅也難進啊。小弟以為這必是白水狐使的離間計。”

王麟也回過味來,拍案大罵道:“這廝果然奸詐,我這就將信使的人頭砍下來送還回去,羞辱他一番。”王增又勸道:“那樣雖然解氣,卻傷不了他的筋骨。三哥何不將計就計,賺他進城,要了他的狗命。若能立此大功,大帥一定高興。說不定……”王麟忙打斷他的話,低聲道:“小心隔牆有耳。”又道:“大事若成,我忘不了你的好處。”王增大喜。

當夜三更五點,呼延谷北關的城頭上,突然敲鑼打鼓,火把照的白晝一般。白水狐聞之喜不自勝,忙披甲趕到陣前觀看。只見城頭掛起兩顆人頭,其中一顆就是自己派去送信的小校。王麟得意洋洋地笑道:“白狐狸你的內應已經被我正法,這種小兒把戲能瞞得過本將軍嗎?”

白水狐見狀哈哈大笑,立即傳令攻城。白水狐親自督戰,攻城至五更末,天德軍大敗,呼延谷北關失守。白水狐並不急著入谷追趕,他登上北關城頭,藉著晨曦的微光往南看去,只見谷中數百戶百姓哭爹喊娘,亂成一團。王麟、王增兄弟只顧逃跑,天德軍自相踐踏,死傷甚眾。白水狐不禁哈哈大笑,下令追擊。

呼延谷北關到南關相距三里地,中間是一條狹長的山間谷地,兩側山高入雲且地勢險要。白水狐親率輕騎緊追不捨,天德軍殿後的兩隊人馬瞬間即被沖垮。室韋人追至南關城下時,城門竟然來不及關閉。白水狐心中暗喜,正要縱馬奪關,冷不防城下橫出一支人馬,為首一將橫刀立馬殺氣騰騰,與潰敗中灰頭土臉的王氏兄弟形成強烈對比。

白水狐勒馬問道:“唐將是何人?不要命了嗎?”

那將嘿然冷笑道:“呼延谷副將呼延百川。”

白水狐驀然而驚,顫聲道:“你不是已經死了嗎?”

一言未畢,只聽城頭上有人哈哈大笑:“白狐狸你上當啦。”白水狐抬頭一看,只見王氏兄弟正指揮著一隊弓弩手佈陣。白水狐情知不妙撥馬便走,呼延百川舞刀緊追。城頭上更是弩箭齊發,白水狐背中一箭,狼狽萬端。按原定計策王麟將白水狐引入山谷後,埋伏在北關附近山上計程車卒立即攻佔北關,切斷白水狐的後路,將白水狐困死在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