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大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晨。

天空十分晴朗,萬里無雲,微風不興。東方的天空已經明亮,用不了多久一輪旭日將冉冉升起,大明宮即將沐浴在一片金色的陽光之中。

楊昊的心情卻沒有因為這晴好的天氣而晴朗起來。十九日黃昏,李昂親自嘉獎了他,並要他統率甲、風兩隊與千牛衛衛士一起宿衛丹陛,這幾乎是帝國軍人最高的榮譽。楊昊得到的另一份獎賞是晚上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覺。

三天沒睡覺了,早已身心俱疲,他頭一沾枕頭,就進入的夢鄉。這一覺他睡得很香,直到被凍醒為止,睡夢中被子掉到了地上,他穿著衣甲在冰屋裡睡了近一個時辰。起床過後他就噴嚏打個不停,中午時分開始流鼻涕,下午開始發燒,黃昏時怕冷嗜睡。

二十一日是單日,按例李昂要坐朝召見群臣,屆時自己必須披甲執刀守護在朝堂丹陛之前。這是自己第一次值宿朝堂,又是皇帝欽點的,無論如何也不能缺位不去。楊昊趕緊向太醫討了一副藥,煎水服下,又向祁墨告了個假早早地睡下了。

丑時三刻,護兵叫醒楊昊時,他只覺得頭暈腦脹,咽喉痛癢,渾身痠軟無力。勉強喝了碗稀粥後,披甲帶刀趕到紫宸殿前。甲、風兩隊早已列隊完畢,那邊千牛衛也準備停妥。這是楊昊第二次進紫宸殿,一個月前押送郭勤來過一次,還跟駙馬餘晨灣打了一架。餘晨灣受傷後便辭職去了工部,郭勤卻由階下囚重新回到內侍省做少監。

在外面因為天冷,楊昊還能挺得住,進殿來被暖氣一燻,竟覺得腦子一陣陣的眩暈。甲字隊隊官邵明衝悄悄地湊了過來。

“大人,”邵明衝將一枚紫色藥丸暗暗塞在楊昊手裡,“這是大補丸,吃了他,出身汗就好了。”

楊昊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趕忙接過藥丸吞了下去。藥丸氣味極重,入口冰涼,藥效卻極佳,片刻之間楊昊便覺得渾身燥熱,出了一身冷汗。鼻子通了,咽喉也不那麼痛了,頭腦也立時清醒過來。

“多謝了,兄弟。”楊昊朝邵明衝投去感激的一瞥。

卯時一刻整,李昂御臨紫宸殿視朝,百官魚貫而入,依班序立,三呼萬歲後,排列兩旁。太監李好古朗聲問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便有大臣出班奏事,南腔北調,各地口音都有,所奏之事也是五花八門。楊昊是第一次見識朝會,心裡甚覺驚奇。

半個時辰後,天色漸明,左金吾大將軍韓約奏道:“臣啟陛下,左金吾衛仗院後花園中,昨夜一株石榴樹上夜降甘露,臣以為此乃天降祥兆,非聖明感格,不能得此。”文宗聞言大喜,李訓、舒元輿率百官齊聲拜賀。

甘露!韓約提到了甘露,“甘露之變”,楊昊禁不住打了激靈,儘管自己一萬個不願意,但他還是來了,而且就在眼前,我能阻止他嗎?不,歷史已成事實,外力豈能更改?可是……歷史若不能改變,自己又是從何而來?自己穿越一千兩百年時光來到唐朝,這本身不就是改變了歷史嗎?不,歷史是可以更改的,我就是那個更改歷史的人!

“陛下,臣有事啟奏……”

楊昊向前跨了一步,他要阻止這一切的發生,但是詭異的事情發生了,自己的嗓子像是被什麼東西塞住了一樣,說出的聲音恰似蚊子哼吟,一陣頭暈目眩,楊昊的身體不自覺地向前栽去,就在他將倒未倒之際,兩隻粗壯的手臂托住了他。一個沙啞的聲音說道:“帶他下去,萬不可驚動了陛下……”是邵明衝的聲音。

“放開我……”

楊昊拼盡全身力氣喊出的聲音依舊微如蚊蠅,他的眼皮變得異常沉重,身體被拖拽著向後滑動。大殿裡傳來李訓轟隆隆的聲音:

“……大和以來,陛下勤求治理,任賢納諫,救災恤民,大唐萬里河山風調雨順、年登歲捻;人無水旱之弊,國無饑饉之災,此堯舜之德政,貞觀開元之盛世。而今天降祥瑞,福佑大唐,臣祈陛下登臨含元殿昭示天下,仰承天庥。”

楊昊被從後門拖出了紫宸殿,大殿後門柱廊間隱伏著一隊金吾衛卒。邵明衝說道:“把他帶下去好好看押,他是個軟骨頭,虧得李大人早識破了他……”

金吾衛卒拿根繩子要捆楊昊,被邵明衝阻止了:“他中了**,一時半會醒不來。扶著他慢慢走,如果有人問就說他中風了。”楊昊掙扎著抬起自己的眼皮,在一條隙縫中,他隱隱約約看到巍峨壯麗的紫宸殿慢慢地落在了自己身後。

楊昊就被押到了一處幽僻的地牢中,富麗堂皇的大明宮裡像這樣的地牢數不勝數,犯了過失的太監、宮女都是在這裡受到懲戒的。畢竟,打的稀爛的身體是不方便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那些死在棍棒下的冤魂,也不能任由他們在皇宮禁苑裡四處遊蕩。

“甘露之變……歷史……人力不能改變……”

楊昊咕噥完這一句,就被人迎頭狠狠地砸了一棍,剩下事都與他無關了。

紫宸殿中,李訓的話贏來群臣的一片附和。李昂大喜,即命擺駕含元殿。含元殿為大明宮三大殿之首,是朝廷舉行盛大慶典的地方,從紫宸殿到含元殿中間只隔著一座宣政殿,距離並不算遠。但內侍省還是擺出了全套儀仗,這是一支近千人的隊伍,少個楊昊原本並不至於引起外人的注意。但偏偏有個眼尖的小太監看到金刀衛少了一個人,待鑾駕起行時,他便一溜煙地奔向了內侍省。

……

左銀臺門外神策軍大營。

鐵甲軍虎營五百精壯士卒集結完畢,每人一張弓、五十支箭和兩把刀,神策左軍副使劉泰倫與判官吳臣校閱完畢。吳臣訓令道:“養軍千日用在一時,今朝中有逆臣謀反,爾等能坐視不管嗎?”眾人齊呼“不能!”吳臣陰森森地說道:“那就隨我殺入宮中,清君側!”眾軍齊聲高呼“清君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