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召喚再起
章節報錯
劉辯細細思索了一會 好像之前系統確實提過任務獎勵的召喚機會不算在累積召喚中,這讓劉辯只好作罷。
“既然已經是第十五次召喚了,想必後世的那些文臣武將也差不多了吧,什麼時候才能選擇召喚前朝那些人物,總也得給朕一個具體的時間吧。”劉辯不滿的問道。
“宿主放心,宿主這十幾次召喚所出現的人物不過是後世那些文臣武將的滄海一粟,所以現在不必擔心會不會有一天不能召喚的事情,大不了也可以召喚點炮灰嘛。”系統滿不在乎的回答道。
劉辯長嘆一口氣,系統說的確實是事實,三國之後的文臣武將沒有上萬也有數千,但是現在劉辯只想要精銳之士,這也從他現在都只願意使用最高點數來召喚中可見一斑。
“如果宿主想召喚前朝那些人物,無論如何也要先提升到三級系統,也就是召喚滿二十次,之後系統會贈送宿主一次前朝人物召喚機會。”系統淡淡的說道。
“原來是這樣,那現在就給我召喚一次吧”劉辯摩挲著下巴說道。
“自然可以,宿主想要指定武將還是指定文臣。”系統詢問道。
現如今自己麾下可謂兵強馬壯,自己要是真想冊封,恐怕四方四徵四鎮四平四安各個將軍早就被冊封完了,所以武將方面就暫且不考慮了,隨著自己的地盤越來越多,將來拿下徐州後肯定免不了要派人去協助賈詡,所以片刻後劉辯就打定了主意:“給我召喚個文臣吧。”
“當前宿主擁有文臣點42點,武將點64點,確定使用100文臣點進行召喚嗎?”
“確定。”劉辯斬釘截鐵的說道。
“當前宿主使用100點數召喚機會,因文臣點不足,扣除武將點58點,當前剩餘文臣點0點,武將點6點,當前召喚成功。”系統淡淡的說道。
“當前即將公佈五名智力或是政治在90以上,110以下的文臣,宿主是否需要聽取機率?”
“什麼機率?”劉辯好期待詢問道。
“當前宿主獲得能力值在90以上,100以下的文臣機率為65%,能力值在100以上,105以下的文臣機率為33%,能力值在105以上,110以下的文臣機率為2%。”系統回答道。
“那這個機率如何提升。”劉辯疑惑道。
“那自然是系統的等級了,等級越高宿主獲得高能力的文臣武將機率就越高,若是系統能夠升到滿級,宿主抽取到90—100能力值的文臣武將機率僅為40%。”
“原來如此,那就先抽取吧,得快點升到三級系統,然後看看那些前朝人物。”劉辯充滿期待的想道。
“當前召喚名單第一人——唐武宗年間宰相、政治家李德裕,武力63,統率54,智力94,政治96。”
李德裕此人最出名的不是他的政績,而是他和牛僧孺爭鬥了數十年的牛李黨爭,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為領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為領袖的李黨之間的爭鬥。鬥爭從唐憲宗時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持續時間將近40年。這場曠日持久的黨爭成功導致唐王朝的政局愈發混亂,從而加速了唐朝走向滅亡。
“牛李黨爭”是歷史教科書上少數沒有解釋清楚的政治現象,因為到現在為止都不知道這二人到底爭什麼,又是為了什麼而爭鬥,只知道結果就是以牛黨苟延殘喘、李黨離開中央而結束。
有人說牛李黨爭是代表“寒門”的牛黨對抗代表“貴族”的李黨。其理由是牛黨的代表人物李宗閔、牛僧孺透過科舉入仕,而李黨代表人物李德裕是透過門蔭入仕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牛黨領袖李宗閔乃是李唐宗室鄭王李元懿之後,他跟李德裕一樣,也是貴族出身。
將牛李黨爭的事情從自己腦海中過了一遍後,劉辯示意系統繼續往下播報。
“當前召喚名單第二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壇領袖,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武力36,統率38,智力94,政治86。”
“不錯。”劉辯看著蘇軾長長的名號,不由得點點頭讚揚道。
“當前召喚名單第三人——水泊梁山軍師,智多星吳用,武力61,統率60,智力92,政治79。”
“又是吳用?”劉辯不滿的皺了皺眉,當初他第一次抽取文臣時就有這個智多星,想不到這麼久以後吳用又出現在了他的候選名單中。
“當前召喚名單第四人——明朝嘉靖年間首輔,政治家嚴嵩,武力22,統率21,智力92,政治94。”
“嚴嵩?”劉辯看著此人陷入了沉思。
嚴嵩一輩子不僅是當的官大,在古代文學、書法領域更是成就不俗,甚至一些榜書、碑文、印文還堪稱“一絕”。
但嚴嵩之所以能夠受到皇帝的賞識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就是因為嚴嵩在寫公文方面有相當出眾的才能,另一個就是因為嚴嵩能夠揣測皇帝的心思,然後做出符合他心意的事情,所以對於這個能力值劉辯還是稍微有些認可的。
雖然嚴嵩能力值有,但劉辯經過深思熟慮後還是選擇放棄了他,畢竟此人也是明代六大奸臣之首,歷史上有這麼多清廉愛民的好官,為什麼非要選擇嚴嵩呢?
“當前召喚名單第五人——唐代玄學家、天文學家、預言家李淳風,武力50,統率50,智力98(88),政治82。”
“這這這…”當劉辯看到最後一個候選人後頓時被嚇的瞠目結舌,正想詢問系統為什麼李淳風有兩個智力時,系統的聲音卻先從劉辯的腦海中傳來。
“宿主需要注意的是,李淳風的智力平時為88,若是李淳風為宿主堪輿風水、預言某些事情或是觀察天文時智力為98,同時技能加持的效果並不會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