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主將李廷珪想以分兵合擊的戰術,達到爭奪關中的戰略意圖。他派遣先鋒都指揮使李進把守鳳縣西北的馬嶺寨;又派出一股兵力從斜谷而出,到鳳縣東北的白澗駐紮;再分兵前往鳳州以北的唐倉鎮和黃花谷,截斷後周軍的糧道。

周軍這邊也積極調兵遣將,王景派遣裨將張建雄率領兩千人前往黃花谷設下伏兵,又派遣一千人前往唐倉鎮控制後蜀軍的退路。

後蜀軍的染院使王巒帶兵從唐倉鎮出發,趕往黃花谷,剛進入峽谷內,被張建雄的周軍伏兵截擊。

後蜀軍遭遇伏擊後,拼命衝出峽谷,慌忙向唐倉鎮回撤,在路上又遭遇之前趕來的一千名後周軍隊,後蜀軍被截住退路,再次被擊敗,王巒及軍士全部被俘,王巒被殺死。

此戰過後,後蜀駐紮在馬嶺寨和白澗的部隊全部潰退,李廷珪、高彥儔撤退到徽縣南邊的青泥嶺,守住隴西入蜀交通要道。

駐守在秦州的雄武節度使韓繼勳已經害怕了,他主動放棄秦州,逃回成都。

擔任秦州觀察判官的趙玭沒有逃走,他關閉城門,召集城內的官員說:“如今中原朝廷的軍隊無敵天下,戰無不勝,我蜀國派遣的將領都是勇武的人,但他們要麼被殺要麼逃走,怎麼能留下我們來承受這樣的災禍?”

在趙玭的引誘下,大家都同意投降,獻出了秦州城。

柴榮想任命投降的趙玭擔任秦州的節度使,但宰相範質認為不可以,於是調任趙玭到湖北擔任郢州刺史。

……

蜀軍兵敗後,軍心不穩,秦州的投降加劇了蜀軍的心慌。這年十月,成州(成縣)、階州(武都縣)也相繼歸順周軍,只剩下一個鳳州。

蜀主孟昶慌了,下令釋放了擒獲的後周將領胡立等人,並請胡立攜帶書信給柴榮,請求講和。

但孟昶在信中自稱“大蜀皇帝”,柴榮認為這封信不合禮節,一怒之下沒有做任何回應。

孟昶得不到迴音更加害怕,就在劍門、白帝城駐紮了大量的兵力,防備周軍的進攻。

……

守衛鳳州的威武軍節度使王環,得知附近三個州的守將紛紛投降後,他加緊守備,拒絕投降。

十一月,王景又率軍包圍鳳州,派韓通帶兵到城固鎮阻斷蜀軍的增援軍隊。

周軍又用了一月多的時間,終於攻克鳳州,節度使王環、監軍趙崇溥以及城內五千名蜀軍全部被俘,趙崇溥絕食而死。

王環被俘後威武不屈,柴榮很欣賞他的忠勇,感嘆說:“三州已降,只有王環獨自堅守,朕數次用書信招降他,他還是戰鬥到最後才被擒,忠勇可嘉!”

柴榮免除王環的罪過,授予右驍衛將軍,下令釋放所有俘虜的後蜀士兵,願意留下的單獨編為一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