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畢薛氏又十分不屑的道:“不是我說酸話,就你大伯父、大堂哥那樣的,算哪門子的讀書人啊!成天搖頭晃腦的裝模作樣,切,他們不累我瞧著都累。就你祖父祖母他們才把他們當寶、還指著他們光宗耀祖,我看——呵呵!”

紀青青想起大伯父和大堂哥父子倆以往的形象,不由笑了笑,母親的話還真是一針見血。

那父子倆在城裡住慣了,也不太回鄉下村裡去,但因為紀青青以前有牛家那門親事,所以每次他們回村裡,大伯父對她還是比較和藹可親的。

和藹可親到會教導她許多三從四德的道理的地步。

想想那模樣,的確挺道貌岸然、挺古板迂腐的。

“娘,您這毛病得改改,咱心裡清楚就行了,可不能老說實話啊!”紀青青笑道。

薛氏也笑起來,笑道:“哎喲,我又沒撒謊,又沒騙誰哄誰算計誰,實話還不能說啦?”

“有的時候就是不能啊!”紀青青笑吟吟的連連點頭,笑道:“這話您要是往祖父、祖母跟前說去,祖父不黑臉才怪呢,祖母只怕要跟您打起來!”

薛氏“撲哧”一笑,笑罵道:“你這丫頭,打趣起你娘來了!要你祖父祖母知道你在背後這麼說他們,只怕臉也要黑。”

紀青青笑道:“所以我不會在他們面前說啊,我只會在娘面前說。”

“你這丫頭!”薛氏心裡十分受用,可見閨女果然跟自己更親呢。

細想了想她的話,點點頭輕嘆道:“放心,娘也不傻,那樣話不會在他們面前亂說的。”

不但那樣話,別的一些話她也不會說了。

閨女說得對,何必同他們面對面的槓上?橫豎如今分了家,他們再怎麼嘀咕,也管不了自家

“喲,今兒市集,薛大姐也這麼早就收攤了呀。”一箇中年婦人的聲音傳來,話中帶著笑意,只是這笑聲有些尖銳和彆扭,叫人聽著不怎麼舒服。

事實上聽到這婦人的聲音薛氏心裡便十分不舒服。

這婦人不是別人,正是跟她、跟孫婆祖孫倆都打聽過豆腦做法,也學著她們做了菜煎餅和豆漿的劉家嫂子。

紀青青也不喜歡這婦人,那雙眼睛看人的時候總叫人十分的反感。

紀青青她們母女剛來賣早餐的第二天,這劉家嫂子就找上門來了,不陰不陽的說了許多難聽的話。

話裡話外跟米氏、紀老太太一樣,嘲諷她們不知天高地厚,生意可不是誰想做都能做得起來的,別光瞧人家賺錢眼紅,沒有幾本真本事,到時將老本全都賠進去才有的哭呢

見她們攤位前圍著人多,劉家嫂子又酸溜溜的說大夥兒不過是愛新鮮熱鬧罷了,她們這是剛開張呢,所以大夥兒才圍上來了,過得兩天,沒了新鮮感,誰還來啊?

還不如見好就收,賺了兩個錢趕緊回家去吧,不然以後賠了豈不糟糕?

薛氏當時聽了這些不陰不陽的話就忍不住心頭火起,紀青青拉著她笑說了好幾句“和氣生財”薛氏才忍住了沒發作。

紀青青客客氣氣的隨口應了兩句,那劉家嫂子自覺沒趣,也就悻悻的走了。

後來見她們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只要那攤位擺出來,人就沒斷過,每天做多少賣光多少,一鼓作氣的賣完,還有人沒買上的遺憾不已,劉家嫂子心裡就更酸了。

便厚著臉皮纏著薛氏,讓薛氏教她做豆腦和菜煎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