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大院,安靜的像是一個人都沒有的樣子......

王三娘打一進村,就把自己當成了縮頭烏龜,在所有人去錢家的時候,就已經跑回了自己家裡。在所有人來之前,已經先把分家之後的韓家好好的檢查一遍了。

韓老太太就是看見她回來,這才由大兒媳婦周氏扶著匆匆去了錢家的。

此時她站在二樓見眾人趕過來,連忙躲回到內堂隱蔽角落支起耳朵聽外面談話。

李縣令一進院門瞧著韓家院內院子裡並沒有尋常百姓家裡那樣養一些雞鴨等家禽。四四方方規規矩矩的一處院子,只在東南角有一處馬舍。

不由得點頭稱道:“你家日子過得還真是不錯,竟然還有馬舍。”

“回大人的話,原是有一頭騾子幫著家裡做些粗活。前陣子分家,我便做主將騾子換成三頭驢。”韓老太太連忙高聲解釋,這話一半解釋給李縣令另一半解釋給躲在家裡的二兒媳婦王三娘。

“一騾換三驢?”李縣令聽見這話,忍不住吃驚的皺起眉頭來。下意識看向自己的師爺:“驢竟然掉價這許多錢?”

韓老太太笑著又解釋:“騾子18兩一匹,驢子只有8兩銀子。然不成年的小毛驢也才4兩,需在家裡餵養兩年。我家老大老三都覺得此辦法甚好,小毛驢雖然小但勝在是個大畜,總會得力些。”

聽見此話的王三娘,氣的狠狠的跺腳,咬著後槽牙罵道:“黑心肝的老太婆,心都偏到腳後跟去了。拿著我家的騾子送人情,呸。”

又想著婆家分家,韓秀才竟然瞞著自己,果然是把自己當外人,氣的又咒罵了幾句。罵的痛快了,這才又豎起耳朵偷聽起來。

韓秀才被衙役們抬到東廂韓三郎的房間裡休息,請了赤腳大夫過來照看。

李縣令看著赤腳大夫揹著藥箱進屋,抬頭看了一眼三間兩層的精緻小樓,不動聲色的抬腳踏進了正屋。

樓下因格局的原因,正屋略顯狹窄了一些。正上方懸著塊匾額,上書‘中和位育’四個大字。匾額下的牆壁兩旁對聯為‘立修齊志,讀聖賢書’八字楷書。下邊一張八仙桌上端正供著孔聖人的神位。

李縣令見狀,連忙雙手作揖,規規矩矩的衝著孔聖人的神位拜了拜。

起身對站在一旁的韓老太太,敬重的說道:“沒想到鄉野之間,竟然還能有像老夫人這樣深謀遠慮的人。實乃我縣之大幸。”

韓北卿不懂李縣令這是發自肺腑還是裝腔作勢。那孔聖人的神位本來是放在韓秀才書房裡的。分家之後才從樓上拿下來,不過有這神位在,堂屋竟有種肅穆的美感。

堂屋西邊放著一張八仙桌並四把條凳,看顏色像是十幾年前的做工。堂屋東邊是個樓梯,樓梯下靠牆擺著一張榆木矮櫃,上面有些茶葉茶壺等物。

“韓家的日子闊氣的很啊。”李縣令沒說話,一旁的曹師爺陰陽怪氣起來:“韓秀才怕是村裡第一富貴人了吧?”

這話聽起來,有點不對勁了。請神容易送神難,李縣令這是暗示韓家,要多準備點錢才能將他打發了。

韓北卿下意識的看向韓老太太,見她面色如常笑著說道:“說來慚愧,我一個寡婦獨自帶大三個兒子,家裡揭不開鍋喝水充飢那都是常事兒。如今這些家業,都是我那二兒媳婦的陪嫁。我那兒媳是家裡獨女,自生下來孃家就開始準備嫁妝。”

靠著岳父財力支援,韓秀才才有了現在這樣的日子。韓秀才若是出了事,韓家一大家子可不能就這麼算了的。光腳的可不怕穿鞋的,窮人狠起來那是不要命的。

韓北卿沒想到,韓老太這樣一個鄉下老太婆竟然能有直接跟官家人對著幹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