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獻 詩(第1/2頁)
章節報錯
等吳金保現場吟詩一首,贊端陽文會盛景。
這首詩雖然沒多少文采,卻也是中規中矩。對於端陽節的詩詞,自古以來都沒有太出彩的傳世之作。楊繼業聽了這詩,心裡多少有些篤定,不擔心自己會出醜。
今天詩會上,不求出名但也不能損害自己已有的文名。楊繼業不急於將自己的詩送上,往周圍看一圈,身後擁擠的人中,確實找不到之前那兩個人。
劉鑫銘這時候站起來,先對高臺上鞠躬,然後說一通敬仰的話,念出一詩來:
端陽盛景
風雨端陽文會生,
汨羅荊楚吊英靈。
萬舟競發應相笑,
吾輩詩傳功名成。
第一首詩出來,即使不算好,但依然得到不少人叫好聲,有第一人站起來,其他人也不甘落後。一時間,你方上罷我登臺,詩句詞賦,也有一兩詩詞比較好的,也有一兩句傳神的,都得到稱讚,傳揚其名。
過得小半時辰,荊蠻楚地稍微有名氣的文士,都已經獻出自己的詩作。楊繼業始終不動,見周夫子往自己這邊看過兩回,卻依然不想動。
劉鑫銘離楊繼業本來不願,都是秀才功名,座位相差無幾。論名望,如今的劉鑫銘被楊繼業甩幾條街了,劉鑫銘自然不服氣,覺得楊繼業不過是一詩成名,後來再沒有好詩。
而今天,楊繼業遲遲沒有吟詩,說不定他沒有靈感,可能連一首詩都沒準備好。覺得是打壓楊繼業的好時機,便站起來,說,“楊兄,今天文會大喜,正式我輩文人一展胸懷之際。上有前輩高賢指點,周身有同窗在列,為何不見楊兄吟詩?難道楊兄要等到最後壓軸……”
有人站出來,點名道姓,臺上的前輩、名宿也都看過來。吳金保側臉看身邊的周夫子,周夫子是縣學的教諭,在柳河縣這邊文名最盛。
“好叫學政得知,那少爺叫楊繼業,秀才。今年才十五歲,三年前考取秀才功名……”周夫子輕聲解說。
“楊繼業,就是楊《詠石》了?年少才高啊,就不知今天有什麼高妙詩作。”吳金保笑笑地說,對於《詠石》詩的大名,已經是公認的存在,誰也不能掩蓋其光芒。
不過,也有人懷疑《詠石》詩是其父之作,因為《詠石》詩更貼合楊盛文這個落魄的右丞相際遇。
吳金保沒有直接點名,但另一個夫子,張夫子卻也想到了什麼,揚聲說,“楊繼業,今天遲遲不作詩,是何用意?不會是沒才思了吧。”
張夫子的聲音高揚,故意讓人聽到,劉鑫銘見張夫子發難,更加興奮。順著張夫子的話說,“楊兄,不會之前《詠石》詩,是另外人先做好的?”
劉鑫銘這話格外惡毒,一旦外傳,對楊繼業的文名損害最大。作為文人,抄襲詩傳是最無良之舉,所有的文士都會鄙視之。
楊繼業這時候也站起來,說,“劉兄,你這話說出來,可是對張夫子不敬啊。你是想說,那次張夫子出題,先就和我勾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