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人群沸騰了!

千百隻手臂伸向贈送波羅衫的“華聯會”的成員。

得到波羅衫的匈牙利人,高興地穿在身上,眉飛色舞,伸出大拇指,高聲向贈送波羅衫的中國人稱頌:“KINA!KINA!”

倏然間,由旅匈華胞組成的舞獅隊,在歡快的鑼鼓聲中,忘情地舞動,引起匈牙利人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一潮未平,一潮又起。中國少兒藝術團富有東方文化的精彩節目,令在場的匈牙利人一個個引頸翹首,喜笑顏開。

如果說八月十八日“華聯會”組織的慶祝活動是整個慶祝活動的序幕的話,那麼接連兩天在英雄廣場等重要場地開展的贈送波羅衫的活動則進入了高潮。

十九日傍晚的英雄廣場,火樹銀花,莊嚴而熱烈。為了這次慶典,匈牙利政府投資對廣場上的全部建築和雕像進行了修繕,那高大威武的七個策馬賓士的部落首領的雕像,在燦爛的燈光下如鍍上一層金色的盔甲,異常剽悍,加之阿爾巴德王室國王和歷史名人雕像群以及翻修一新的國家美術博物館、農業博物館、交通博物館的輝映,使整個英雄廣場富麗堂皇又氣派雄壯。

就在這盡呈節日盛況的廣場上,張曼新和“華聯會”的夥伴們以及踴躍參加慶祝活動的華胞們成為一道耀眼的風景。在歡快的鑼鼓聲中,色彩鮮豔的花獅,上下翻舞,一件件印製精美的波羅衫送到匈牙利人民手中。不少父親讓孩子騎在自己脖子上,孩子舞動著小手,喊叫著要喜愛的波羅衫。在歡樂的人群上空,響徹著歡快的匈牙利民族舞曲,樂曲伴著笑聲,給節日的氣氛增添了幾多快慰、幾多溫馨。

八月二十日,是匈牙利的國慶正日。傍晚時分,布達佩斯市萬人空巷,傾城而出的市民簇擁著,融匯著,一臉喜悅,滿腹激情,潮水般的透過AND RASSY大道,穿越狄亞克廣場,衝向裴多菲橋和獅子橋,佔領橋頭,在多瑙河兩岸構成人屏,觀看節日的焰火。

在湧動的人流中,張曼新和“華聯會”的夥伴余文龍、田銳、邊柏功等,駕駛著三輛汽車,一面隨著滾滾的人流行駛,一面拋撒著飽含著旅匈華胞情誼的波羅衫,成千上萬的匈牙利人將饋贈波羅衫的車輛團團圍住,一件件精美的波羅衫伴隨著《藍色的多瑙河》那悠揚的樂曲在匈牙利人臉上綻放。

九點整,蓋裡特山上空禮炮齊鳴,奼紫嫣紅的禮花騰空而起,在藍寶石一樣的蒼穹怒放,橘黃翠綠,百態千姿,燦爛絢麗,將歡呼跳躍的匈牙利人帶入無限美好的憧憬。

匈牙利人喜歡詩,喜歡音樂,也喜歡舞蹈。在這狂歡之夜,許多青年人和兒童,穿上“華聯會”贈送的波羅衫,載歌載舞,一片歡騰。

夜深了,張曼新依然精神振奮地和“華聯會”的夥伴們在伊麗莎白橋,在市區的小廣場,在人流不息的地鐵站口,贈送波羅衫。

波羅衫,在旅匈華人與匈牙利人民之間架起一座互相溝通的友好橋樑,也表達了旅匈華人將匈牙利視為第二祖國的美好祝福。

張曼新十分注重讓匈牙利政府和人民瞭解旅匈華胞心聲的工作。

匈牙利十九世紀偉大的愛國詩人裴多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不僅拿起武器同封建勢力和外國侵略者進行浴血奮戰,直至光榮地獻出自己年輕的寶貴的生命,而且以戰鬥的詩歌,歌頌被壓迫人民堅毅不屈的反抗精神,號召人民起來推翻反動統治,奮起抵抗外國的侵略勢力。其作品不僅對匈牙利文學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他本人也成為匈牙利人民心目中的偉大愛國者和革命者。他的詩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在被壓迫、被侵略的弱小民族和國家廣為流傳。特別是在中國,他的《自由與愛情》一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成為億萬讀者的人生座右銘。中國文化革命的旗手魯迅,熱情地把裴多菲介紹給中國讀者,並高度讚譽裴多菲的詩歌“妙絕人世”。因為魯迅是最早翻譯裴多菲作品的人之一,因而在中國人的心中裴多菲與魯迅的名字緊緊聯絡在一起。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儘管裴多菲文集已經被譯成五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但是在中國卻沒有出版過裴多菲完整的文集。

在匈牙利民族定居一千一百週年和建國一千周年的時刻,翻譯家萬興先生翻譯了六卷本的《裴多菲文集》,但由於經費拮据,一時難以面世。

張曼新聞訊,立刻表示個人出資出版《裴多菲文集》,並印製成精裝本。

《裴多菲文集》中文版出版後,不僅在中國發行,張曼新還將它作為禮品贈送給匈牙利的根茨總統以及其他政府首腦和有關人士,受到了匈牙利有關人士的廣泛讚譽。

張曼新還和副會長牟國量、倪偉林共同策劃,組織編輯出版了大型畫冊《情寄多瑙》。在這本印製精美的大型畫冊中,有匈牙利根茨總統和霍恩總理等政府要員的題字和贈言,它圖文並茂地介紹了“華聯會”為增進中匈兩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所做的工作以及旅匈華人為繁榮匈牙利市場所取得的不平凡的成就。

幾年來,為增進中匈兩國人民的友誼,張曼新還和匈牙利有關部門多次聯合舉辦中國文化月、文化日等交流活動,多次組織募捐,向匈牙利人民捧出一顆愛心,天地可鑑!

如此說來,根茨總統給張曼新的不同凡響的信札,不正是對他做出的斐然業績的高度嘉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