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炕煙似雲又似瀑 熱炕暖身更暖心

暖炕

胡延 (清)

其一

土銼冰鐙共一盤,冬烘身世等閒看。

不辭入夜衾綢薄,倍覺出門風雪寒。

燕玉無心春自熱,羅幃有夢笑常幹。

他時若傍元龍臥,灰裡陰何撥總難。

其二

紅泥一窟盡迷香,鐵馬丁丁冬夜長。

方版臨窗堆榾柮,土臺照火列鴛鴦。

枕邊置幾燈生暈,屋角飛煙瓦不霜。

錦浪莫翻三尺褥,好留餘暖待王昌。

前幾年,黴國退出《巴黎##》,川樸給出的理由之一是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個大騙局。當然,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其退群的真正理由只有一個,就是黴國利益至上,為此,正如“嗷嗷叫”所說的一句大實話:

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還將這些行為稱作是“黴國的榮耀”。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近年北極圈部分地區確實出現罕見高溫現象,幾個觀測點7月份最高溫度由以前的15度飆升到30度,北歐更是創下了夏季歷史的最高溫度。

但按照大爆炸理論,千億年後,如果宇宙能進行收縮,那時整個宇宙應該才會越來越熱。但現在整個宇宙還處在膨脹階段,各種因素釋放出來的熱量對宇宙的加熱,遠不如因宇宙膨脹而產生的降溫,否則,宇宙的背景輻射就不會是3K了。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整個宇宙現正處在由熱轉冷的過程中,還處在膨脹、降溫階段。

但作為宇宙的區域性,甚至可以忽略的地區地球,應當說,遠古至現代也是一個由熱而冷的過程,但近一百年來氣溫卻在加速增高,分析起來,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是人類活動導致的碳排放量增加,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功不可沒”,所以,地球氣溫升高的罪魁禍首,絕對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雖然我對現代所謂專家的話腹誹得很多,但在關於現代人起源於非洲的理論,還是絕對相信的,並且近年透過一系列DNA研究證據,為現代人非洲起源說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當然,我支援此觀點的理由倒也非常簡單,我認為在當時生產力如此低下的人類初期,人類如果不是在赤道附近的非洲生存,好比在北中國我的家鄉,估計一個寒冷的冬天過去,人類也早就死光光了。

即使遠古人當時在這些地方頑強的生存下來了,按照前面的理論,也是那個時代的氣溫應當是相對高的。

由此引出前面兩首關於描寫北方《暖炕》的詩來,說實話,如果北中國居民沒有這些暖炕,即使到了上世紀初,我估計憑當時的生產力,能熬過寒冷冬季的人也是鳳毛麟角。

常言道:

三畝好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

從這句順口溜就可以感受到,炕在北方人的心裡頭是多麼的重要。

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這句話的本意是說,如果有了三畝好田和一頭牛的話,老婆和娃娃是絕對能過上熱炕頭上的幸福生活了。但也可以理解為人生五要素:

一田、二牛、三老婆、四孩子、五熱炕。

但不管怎樣,這都是在說明熱炕在北方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社會發展到今天,農村有土炕的人家漸漸不多了,但你真不敢想象老一代人對炕的依戀程度。我就曾親眼見過在繁華都市有暖氣的高樓大廈裡,老人居然要求兒女們在他的臥室盤了一個炕。當然,這個炕絕對在冬天是沒有生火的。但在老人眼裡,只要有這炕,即使冬天不燒,心裡也是溫暖的。

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北方農村,幾乎家家都有炕,並且幾乎每間房都盤炕。炕的面積要佔整個房間的最少二分之一,甚至超過三分之二。

我們家當時由於孩子多,其中有一間房一度幾乎全盤成了炕,只留下了能開啟門的一個直角扇形,進門就上炕。如果擠一擠,一個炕上,睡十個人都綽綽有餘。

炕不單是一家人日常寢居之所,還兼有“客廳”、“書房”和“餐廳”的功能。

家裡來了貴客,不說別的,一進門先要招呼:

“上炕,上炕!”

這最能體現對客人的敬重和誠意。

但兼具“書房”,我認為炕是最不具備此功能的,非要兼具“書房”的功能,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在這點上我是深有體會的。

那時候我們家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子,門是老式雙扇門,晚上只是門對門合住靠緊在門框上,縫隙特別大。特別是門和門檻的結合處,由於木頭天長日久變形扭曲,門純粹靠不到門檻上,不誇張的說,即使你晚上關上門了,小一點的貓照樣來去自如,對家裡的小老鼠來說更是如履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