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何進之死,馬中赤兔(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何太后聽到後,便透過太監告訴何進。大將軍何進聽到後,自然不會束手待斃。
中平六年五月,何進與三公以及其弟車騎將軍何苗等人上奏說道:“董太后指使前中常侍夏惲、永樂太僕封諝等與州、郡官府相互勾結,壟斷各地的珍寶財貨,全部送進永樂宮。按照過去的慣例,藩國的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請把她遷回河間國!”
何太后於是批准這一奏章,五月初六,何進便派兵包圍董重的府第,逮捕董重。免除了他的職務,董重心知自己必死,為了免於受罪,於是便自殺身亡。
中平六年六月初七,董老太后因憂慮恐懼,突然在宮中發病而亡。那陳留王劉協還陪在董老太后身邊,看著唯一疼愛著自己的奶奶,就死在自己面前,他的心情可想而知。等宮內的太監宮女通知何太后,她便命人將董老太后的屍體收入棺槨,停靈七日後,就命人將棺柩送回河間,與劉萇合葬於慎陵。
何太后自認為高枕無憂,自己的孩子劉辯既然已經做上了皇帝,對跪拜在自己身前的皇子陳留王劉協,也便不再忌恨。她依然把陳留王劉協收在宮中,這樣有太監看管起來,那還有什麼可以擔憂的?
可是何太后卻沒有想到,自己的哥哥大將軍何進,卻一心要消滅宮中的十常侍。何太后擔心如果沒有張讓、段珪等人在宮中輔佐自己,那麼天下不就和自己無關了嗎?自己的兒子劉辯年齡大了,又如何能夠確保繼承皇位?
於是何太后並不與大將軍何進一心,而是和車騎將軍何苗認為,這種局面對何家才是最好的結果。可是被袁紹攛掇的大將軍何進,又如何能夠讓宮中的太監掌權?他早密謀召來了幷州牧董卓,和幷州刺史丁原,想讓他們動手除去心腹之患!
由於被外臣兵臨洛陽,何太后心內惶惶不安。那十常侍更是聽到許多傳言,就是大將軍何進,一心要除去自己這些內臣,他才會安心!召來的幷州牧董卓,更是上書要彈劾中常侍張讓等人。在極具恐懼之下,十常侍一起,做出了錯誤決斷。
張讓、段珪等人跪拜在何太后面前,誠惶誠恐,請求何太后召來大將軍何進,他們願意答應大將軍任何要求,只要能夠保證自己這些人的人身安全。那何太后便傳懿旨召大將軍何進進宮,袁紹、曹操等人皆不同意何進現在入宮,認為此時入宮不安全。
那何進不行自己妹妹何太后會有害己之心,但是還是身穿鎧甲,帶著校尉一起來到皇宮。但是不管是袁紹還是曹操,身為校尉均沒有入宮的權利,他們便目送著大將軍何進,進入了皇宮。
何進入坐禁闥,張讓等責問何進道:“天下大亂,也不僅僅是我輩之罪。先帝曾經與太后不和,幾乎把太后廢了,我們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財千萬作為禮物,和悅先帝之意,只想依託你何氏的門戶而已。現在居然要殺滅我們的種族,太過分了吧?您說宮中汙穢骯髒,公卿以下,真正忠誠廉潔的又是誰呢?”
何進並不為異,卻堅持要拿下為首的十常侍,他才肯善罷甘休!這便惹惱了張讓等人,於是尚方監渠穆,拔劍斬何進於嘉德殿前。張讓、段珪等矯詔,用故太尉樊陵為司隸校附,少府許相為河南尹。
尚書盧植得詔板,懷疑有假,便問道:“請大將軍出來共同商議此事。”
中黃門太監便把大將軍何進的首級擲給盧植尚書說道:“何進謀反,已經被我等殺掉了。”
於是袁紹、曹操等人藉此機會帶兵入宮,將宦官全部殺光。憤怒的將士們不僅殺光了宦官,何進部將吳匡等人聯合了奉車都尉董旻,又一起殺了車騎將軍何苗,至此何太后的親人執掌兵權者,全部同一天身亡。
那十常侍張讓、段珪等人便劫持了皇帝劉辯、陳留王劉協和何太后一起往北門逃走。路遇尚書盧植守在那裡,他放聲高呼道:“張讓、段珪逆賊,你們殺了大將軍,還敢劫持太后麼!”
何太后聽到這話,拼了命從窗戶中跳出,被盧植救起,才逃脫被這群大太監劫持為人質的命運。
張讓、段珪等人劫持了少帝及陳留王,冒煙突火,連夜奔走至北邙山。約二更時分,後面喊聲大舉,人馬趕至。當前河南中部掾吏閔貢,大呼道:“逆賊休走!拿命來!”
那張讓見事急,心知必死,便投河自盡了。少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二人未知虛實,不敢高聲,伏於河邊亂草之內,脫離了宦官的隊伍。後面的軍馬四散追趕段珪等人,不一會兒就拿住他們。
閔貢問道:“天子何在?”
段珪答道:“已在半路遺失,不知所蹤啦。就是因為你們的人馬來的突然,才讓他們二人得脫的。”
閔貢遂殺了段珪,懸頭於馬項下,那些士卒們把這些宦官全部誅殺,然後分兵四散尋覓。
董卓望見洛陽上空濃煙滾滾,才得知朝廷已發生重大變故,於是急忙下令進軍。二十八日天未亮,董卓才抵達顯陽苑,打聽到中常侍張讓等人劫持皇帝劉辯上了北芒山,於是又向北芒山趕去。
在北芒山下,驚魂未定的少帝劉辯,見到飛馳而來的董卓軍,嚇得大哭。而陳留王劉協卻不慌不忙,看著威風凜凜的董卓,也只是神態堅定的說道:“汝來保駕耶,汝來劫駕耶?”
董卓應答道:“汝特來保駕。”
那陳留王劉協說道:“既是來保駕的,那麼天子在此,汝又何不下馬?”
董卓大驚,便翻身下面,請天子上馬,自己要步行相隨。而這時閔貢拍馬趕到,他俯身抱起陳留王,放在馬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