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召見的旨意的時候。

謝子華正在大明供銷局內忙碌著,每個月大明供銷局都要對全大明範圍內進行一次資料盤點。

其中不僅僅包含著每個月大明供銷局的收入資料。

還有不同商品的庫存,並且平日裡也要對於全國各地的商品價格進行嚴密的監控,如果出現區域性的價格暴漲。

這種時候就需要供銷局不顧成本的及時進行調節。

當然,這種商品價格的調節說的是對於一些關乎於百姓民生的重要商品,類似於油鹽醬醋茶米麵等物資的價格,才會被大明供銷局所實時監控。

朱由檢召見可不是個小事。

饒是他謝子華再忙碌。

也只能第一時間放下手中的工作,跟著前來傳話的小太監前往宮中覲見。

這是謝子華第一次來到東暖閣。

之前皇帝數次議事的時候,幾乎都沒有他的身影。

畢竟工商局山東司距離京師太遠,而走馬上任負責全新的供銷局,也是來自內閣擬定的一道旨意而已。

接了旨意就直接去報到了。

也沒有面聖的這一環節。

“臣...謝子華拜見皇上..”

朱由檢第一次見到這位近日來在大明不斷擴大供銷局影響力的臣子。

第一印象,便是年輕。

比起朝堂之上的官員來說,謝子華算是彎道超車最快速的大明新式司局的官員之一。

“謝愛卿,朕今天還是第一次見到你呢..一個人搭起供銷局的架子,愛卿讓朕很是欣慰啊。”

謝子華躬身說道:“皇爺..臣不敢居功,這大明供銷局能有這樣順利的開始,離不開的其實是皇上您所成立的各個新式司局的互相協助。”

朱由檢倒也沒有反駁,畢竟謝子華說的都是實話。

點了點頭後朱由檢再度開口說道:“依愛卿所見,如果想要更好的發展大明供銷局,還需要朝廷做些什麼呢?還是缺銀子呢?”

然而謝子華卻搖了搖頭。

開口說道:“回皇上的話,現如今如果要說什麼能夠幫助供銷局取得更大的發展,那就是改善大明的交通條件了。”

“交通?”

“對!皇上,儘管大明各地的官道已經基本上改成了由水泥建成的平坦道路,可雖然路比以前好走了,可負責運輸的依舊是駑馬之類的牲畜,畜力有限,終究會阻礙經濟的發展。”

後世的眼光告訴朱由檢,如今謝子華說的句句屬實。

交通條件的改善絕不僅僅是讓供銷局的生意更加好做那麼簡單,只有人們出行的方式不斷變得更加便捷,只有運輸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

大明的人口流動才會隨之不斷演變加速。

人口流動的速度加快了,大明的經濟註定會因此好轉。

朱由檢點了點頭。

故意說道:“朕有些不解,這畜力有限為何會限制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