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2/2頁)
章節報錯
京師,宮中的議事廳內又一次站滿了官員。
但這一次的氣氛與之前卻顯然不同,因為皇家統計局與東廠一同進行的大明衛所現狀摸底調查已經結束。
結果觸目驚心,讓朱由檢險些暈厥過去。
最後還是王承恩眼疾手快,儘管來自後世,但眼下大明衛所的糜爛程度,還是遠遠超過了朱由檢的預料。
明朝,自洪武年間就開始在全國各地推行衛所制度,老朱對此的評價當年是:“咱老朱不需要花一點糧食,就能為大明培養出百萬精兵良將。”
但衛所制度在剛開始的時候當然是極其先進的想法,這種方式不僅僅是為朝廷分擔了大量養兵所需的開支。
畢竟對於任何一個朝代來說,軍事上的開銷大了。
朝廷的褲腰帶就要勒的更緊,而有些時候甚至因為這個原因導致皇帝的褲腰帶都要跟著勒。
衛所制度規定,每一個衛所應當有駐軍五千六百人,而每一個衛所下轄或周邊應當還會有千戶所、百戶所若干,千戶所中應當有駐軍一千一百二十人。
而百戶所則為一百一十二人,衰敗到如今,崇禎元年的各地衛所幾乎沒有滿編的情況,甚至有一些衛所早已經名存實亡。
因為如果按照這樣的演算法,根據衛所留下的基礎資料來計算。
大明就算是一個省府,往往當地衛所也有近十萬士兵,而這個數字北方省府將更大,南方省府的數字也不會小。
並且還會根據面積和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差異。
如此一來,當初洪武年間的不費一分錢,養兵百餘萬,也就不是一句戲言。
但實際情況不僅僅是人員流失嚴重,更重要的是在這其中良莠不齊,有不少士兵早已經是年邁體弱般的老頭,卻因為無法逃脫軍戶籍而一輩子只能待在衛所之中。
老弱病殘齊聚,本就大概只有三成實際兵力的衛所,應當再原地減少一半不止,而兵部改革的重點也正是想要恢復衛所制度。
可當時卻遭到了朱由檢的阻止,要求等待統計局調查結束。
如今看來,大明衛所制度的糜爛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朱由檢已經下定決心,不準備再留下這種東西存在了。
“朕今天召集你們來,不是來聽皇家統計局給你們念資料,講報告的,朕是要告訴你們,如今大明面臨的問題有多麼的嚴峻。”
“百餘萬衛所將士,僅僅存餘三成不到,這三成還要再打一半折扣,才有可堪一用之兵..並且訓練荒廢已久,兵器幾乎沒有,這樣的衛所真的是洪武年間留下來的那個衛所嗎?”
朱由檢的話讓兵部的霍維華最為抬不起頭。
之前進行的地方改制,本就是霍維華想盡辦法為地方衛所留臉面的方式,卻不承想遭到朱由檢對衛所的保護。
霍維華只得轉頭前去調查當地州府自行組建計程車兵..
也就是地方軍。
但沒想到,統計局的官員們真的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結束對全國衛所的統計,要知道他們從京師離開的時候。
手裡拿著的可是洪武年間留下來的衛所底冊啊!
多少年過去,早已經是物是人非,他們卻憑藉著之前釋出的大明地圖,完整的分析出每一個衛所如今的地點。
靠著摸排走訪,硬生生的匯總成今天的這份調查報告。
讓在場所有官員感到汗顏,更讓霍維華這個兵部尚書感到慚愧...
“臣,兵部尚書霍維華,懇求陛下留下邊關衛所,他們還可堪一用啊..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