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維華在聽到皇家統計局所公佈出來各地的衛所資料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衛所註定是要保不住了。

其中問題最大的不僅僅是人員流失,而是在側面程度上,衛所制度正在佔用大明大量的資源,而並沒有發揮其作用。

可能會有疑惑,衛所制度當初不是在建立時候號稱,不花一分錢,養活百萬兵嗎?

為什麼還要說他會佔用大量資源呢?

就算糜爛,就算不堪一用,可朝廷不是也沒有花錢嗎?

但佔據大量土地的軍戶衛所再也無法為朝廷創造任何價值,當然這就不得不說到衛所制度為什麼會崩壞?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還是錢。

洪武年間,大明強盛無比,永樂年間,大明更加強盛。

那時候的大明衛所可是外人羨慕不來的好差事,首先衛所中的軍戶是世代要為大明貢獻力量的,也就是說這就是一份可以世代延續下去的差事。

並且種地不納稅,也不需要服徭役,朝廷每年還有額外的補助,雖然不多但也可以讓軍戶的日子過得不錯。

可後來就變了。

軍戶不僅僅要遭受衛所長官的欺凌,霸佔屬於自己的土地,讓那些衛所的軍官徹底成為了變相的地主。

軍戶也就成為了衛所軍官的家奴,而且產出的糧食首先要給衛所長官一部分,還要承擔朝廷打仗需要的軍糧,還要納稅,還要應對官員的額外貪汙。

國家的補貼沒有了不說,自己還得生活啊..

在這種情況下,軍戶都活不下去了,你還說他不能轉籍,要他家世世代代都為大明繼續服務,可在這些軍戶眼裡。

這已經不是吃皇糧,種皇家的地的問題了。

這是要給朝廷陪葬啊。

於是紛紛化作鳥獸散,就是拼著被抓到的風險,都不可能再幹下去了。

衛所制度至此,逐漸開始崩壞,崩潰。

逐漸演變成為大明一支很模糊的地方武裝力量,說他存在,的確存在,可真的到你需要用它的時候,坑不死你才怪。

朱由檢迫切的想要解決目前的這種尷尬局面。

可在其他大臣們看來,這裡面的問題可就多了去了,更何況其實衛所糜爛最嚴重的不是其他時候,正是前朝天啟。

要知道萬曆一朝雖然已經開始朝廷放寬對於各地地方衛所的掌控。

但總的來說還不算迫害的太過嚴重,可天啟卻並非如此,短短數年便使得各地衛所紛紛在此期間陷入崩潰。

更有甚者,軍戶逃亡後紛紛進了大山當了土匪,也是如今大明匪患的一大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