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明皇家稅務局新鮮出爐,逐步推行試點後。

各地方官員都驟然發現一件很是嚴峻的問題。

自己的收入來源似乎斷了...

這種斷檔的感覺讓幾乎所有地方官員都感到無比難受。

於是大量的奏摺開始如雪花一般飄入京師。

其主要說的就還是老生常談的一句話。

這皇家稅務局現在不僅僅是對商人收稅。

還徹底的把收錢這項權利牢牢把握在自己一個單位的手中,這可讓地方怎麼活啊。

於是。

崇禎元年三月初。

正值農曆開春之際。

一場浩浩蕩蕩的地方實業發展規劃就擺上了朱由檢的日程當中。

大明發展規劃署橫空出世!

彷彿在一夜之間。

全大明各個地方的官員或是自己踏上旅程。

或是派出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前去參加由七部門聯合行文所提到的“大明第一屆地方發展會議”。

原本這樣的操作在大明是很罕見的,原因主要還是限制於交通。

若是像直隸、山西、山東,前往京師那都不算什麼事。

所以一般都是地方一把手親自擼袖子坐上馬車前往京師。

而像湖廣、陝西等在面對這樣的會議時。

就只能派出副手,畢竟路途遙遠。

路上萬一後院起火,臨時出事,趕都趕不回去。

......

春風拂面,春柳抽芽。

京師的百姓們開始逐漸露出笑容,嬉鬧的孩童正在衚衕中來往打鬧。

一片祥和的順天府內,人們已經逐漸因為暖和起來的天氣開始選擇退去冬天厚重的棉衣。

畢竟整整數月未曾漂洗的衣物早也帶上了不小的異味。

而在雄偉的城門之外。

正站著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兩個人。

為首者身寬體胖,一副臃腫姿態。

尾隨者瘦如麻桿,兩眼卻來回嘟嚕,顯得有些精明。

“大人..咱們好像到京師了..”

“廢話,我還看不出來這是京師嗎?多少年了..終於回來了。”

師爺表情中帶這些不解,問道:“老爺不是出身就在陝西嗎?這知州還是咱家老爺給你捐的..”

“放屁!這是本官寒窗苦讀數十載,有幸得陛下恩賜賞識,為官一方,造福百姓!你再瞎說,小心本官回去割了你的舌頭。”

說罷還裝模作樣的沖天拱了拱手。

“是是是!大人說得對。”瘦高男子不以為然的回道。

有些臃腫的為首者是陝西一位知州,此刻他正俯看了自己的五臟廟,說道:“這京師可謂薈萃天下之美食,咱們速速進城找個館子好好吃一頓,這一路上正是累壞本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