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篩選的標準也是下放給了黃立極,以及朱由檢自己從歷史書上找到的賢才人名,讓魏忠賢去綁來了京城。
甭說願不願意,就問一句還想不想要命?
歷史不斷發展的蓬勃趨勢,是朱由檢所不敢阻攔,也沒辦法阻攔的。
科學技術註定是要發展的,如果不發展,那麼將來就只有像滿清一般被動挨打,喪權辱國。
畢竟,只要發展的夠好,夠快。
建奴?
倭寇?
那算什麼?
直接平推碾壓過去就是了。
大明皇家圖書館不僅僅是要收納來自華夏圖書館中那些後世的書籍,朱由檢還下令對於民間的書籍也要做到收攏,而民間書籍的收攏就不像後世書籍那樣有太多的顧忌。
只要有用,只要不是開篇痛罵朱由檢!
那就拿來用!
同時,鼓勵所有大明官員、工匠去寫書,只要經過評判,有一定價值。
那麼大明皇家圖書館就會進行翻印、出版,將你的書透過大明皇家拍賣行遍佈全國的營銷點去進行售賣,所賣出書籍的三成利潤,都將歸屬於作者。
並且這樣的收入,至少眼下來看,大明皇家稅局是給予免稅認定的。
次日清晨。
一聲“皇上駕到!”高高唱起,主殿之中,朱由檢步履輕快的坐在了龍椅之上。
或許是因為知道,如果不親自去做,開再多少次的朝會也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朱由檢上朝的次數是很少的。
朝霞初升,禮官朗聲道:“入班!”
千餘在京官員整整齊齊的伏在皇極殿前的廣場之上,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站在高處,朱由檢此刻與上一次早朝時的心情已經完全不同,遼東的訊息傳了回來,天虎軍再次讓韃子的進攻受挫,撞得滿頭包的皇太極也似乎不好意思再來與朱由檢整什麼議和,夾起尾巴灰溜溜的撤回了後金。
當然了要是皇太極想要來籤什麼議和條約,朱由檢也沒什麼興趣。
畢竟對於後金與大明之間,再多次的議和,再多條的合約。
就是皇太極今天把自己親媽當賭注籌碼堆在談判桌上,都不會影響翻臉的時候撕毀條約的速度。
畢竟有史以來,議和約定基本上和擦鞋的破布沒有什麼區別。
密密麻麻的官員跪在臺下,君臨天下的感覺讓朱由檢一邊陶醉,一邊感受著肩頭的沉重。
自從重新保住魏忠賢的位子之後,隨著不斷的對其重用,東廠已經徹底代替鴻臚寺禮官。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新式科舉乃朝廷高度重視所在,為全面代替舊制科舉進行先行試驗,現印發《大明新式科舉及高等教育五年規劃》,發至大明兩京十三省,六部及各院、各皇家直屬局、司、行,都應鼎力配合!”
聖旨之上,“皇帝之寶”的大印正明晃晃的蓋在上面。
傳旨的東廠廠衛在宣讀過後,還將聖旨翻過來向在場所有大小官員示意,並無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