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煙雲 111 李白的資本論(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麼一說,唐平也就明白了,不由得給李白點了個贊。
有時候,當天才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真的會很讓人無法理解。
就好比唐平,他就不知道為何李白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就找到實際的例子加以反駁。
而且這還沒完,李白繼續說道:「秦之事蹟,亦斷可見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
綠依牌同聲翻譯器也在唐平耳邊說道:「秦朝的情況,也完全可以看清楚了:朝廷有治理百姓的制度,而不讓郡縣專權,這是正確的;中央有管理政務的大臣,不讓地方官自行其是,這也是正確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但是郡縣不能正確發揮郡縣制的作用,郡守、縣令不能很好地治理人民。殘酷的刑罰、繁重的勞役,使萬民怨恨。這種過失在於政治方面,不在於郡縣制本身。秦朝的情況便是這樣。」
「漢興,天子之政行於郡,不行於國……」
這些東西,唐平需要翻譯,但是下面的學子可不需要,李白這幾段話說完,下面的人都是面色一正。
這李白雖然年幼,但是從周到秦再到漢,每一朝對於分封制和郡縣制的做法,以及利弊,都被他分析的明明白白。
而且這文章,那學子是寫了好多個日夜才磨出來的,可是李白呢?
人家李白是這會才看見這篇文章,然後馬上根據這篇文章的內容提出的反駁。
這其中的難易程度可以說是天差地別,他們看向李白的眼神也從一開始不屑開始變成了敬畏。
最後當李白用一句:「吾固曰:非聖人之意也,勢也。」結束了自己的觀點的時候。
整個院子開始變得鴉雀無聲,良久以後,那學子才面帶愧色的躬身說道:「餘受教了,李兄一席話發人深省,是餘見識淺薄了!」
說完雙手從李白手上接過自己的那篇文章,對著唐平微微一恭說道:「餘才學不足,這便回家苦讀,以待來年。」
唐平看了看他說道:「你從何處來?」
那學子點頭:「學生陳鶴,來自隴右道。」
那隴右道便是後世的甘肅一代,基本上從古至今因為地理環境都不是什麼太富裕的地區。
這陳鶴衣服雖然乾淨,但是可見的補丁就有好幾處。
「用了多久來到長安?」
「大概四個月!」
唐平不由得有些敬佩這些學子,很明顯他們這樣子是不可能坐車的,徒步三四個月來長安參加科舉必然需要不小的毅力。
「那不如在我上河村暫住,安心讀書如何?」
(本章完)
為您提供大神沐晨圓直的《大唐便利店》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111 李白的資本論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