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又閒談了一陣,杜如晦就被放了出去,和房玄齡一樣,出來以後已經是一身冷汗,涉及皇室幸密,每一句話都要小心翼翼。

而他昨天在上河村本來還非常期待見上唐平一見,現在也熄滅了這個想法。

自己身居相位,唐平又身份敏感,自己還是少和他有瓜葛為妙!

李世民批了杜如晦的奏摺,也有些發愁。

自己的宰相,怎麼一個二個出城都喜歡轉到上河村去?那裡風水好還是咋滴?

但是自己總不能下令說,誰都不許往那裡去吧?那不是欲蓋彌彰了嗎?

思來想去,也沒想出來一個好辦法,只能暫時順其自然了。

只有唐平這個當事人還不知道,他居然已經成為了“房謀杜斷”心目中的私生子了。

也不知道自己居然在朝堂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他這會正看著自己系統裡面的一組數字懵逼呢。

“小空,這1568是什麼意思?咦,又變成了1602了!”

“這是你推廣數學的進度,這個任務你隨時可以結束,獎勵會根據結束時的資料進行結算。”

“也就是說現在因為我,這些數學理論已經開始被推廣開來,越到後面影響越大,獎勵也就越好,對吧?”

“是的!”

這樣唐平就明白了,反正自己現在也不急著要什麼獎勵,就讓它這麼掛著唄,就像手機上的掛機遊戲一樣,等到需要資源的時候再點收取好了,就是這個獎勵是盲盒,具體是什麼,現在不知道。

很快,一紙文書被放往了大唐各地,幫朝廷養的鴨子,在半年以後上交一半,剩下一半又各家各戶自己解決。

這文書一到,不少人居然都有些不敢相信,和衙門裡面的差役再三確定以後才肯定,這居然是真的。

“去,做些竹籬,把咱家的田圍起來,鴨子放進去,他們愛怎麼吃蟲子怎麼吃,吃完一片再圍一片!”

“三娃,快去叫你哥一起,去河裡撈些河蝦來餵鴨子!”

“爸,你看我挖的這些蚯蚓能餵鴨子嗎?”

就像杜如晦說的,世人逐利則以利使之,這一下子,那些領了鴨子的人都熱情高漲起來,朝廷提供鴨苗,他們只用負責飼養就能分走一半。

就算有的鴨子可能中途夭折,但是怎麼算也比原來只能抵十天徭役要划算啊!

而很多原本沒有領到鴨苗,嘲笑自家鄰居吃力不討好的,也紛紛前往當地的衙門,詢問還能不能領的到。

在得知以後養鴨會半年一批成為常態以後,才悻悻離去。

是的,這一次大唐高層透過計算發現了養殖業的甜頭,那麼以後當然就要長期推廣下去了。

甚至門下省已經在考慮不只是侷限與雞鴨,而是各種家禽家畜都可以採用這種國家與個人聯合養殖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