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記玉雕的貨本就都是精品好貨,不說大多數都是還沒完工就被王公貴胄們早早兒就定下了,有些沒有被定的貨也都是才上架就會被搶購一空。
現下這段時日,上一批料子做出來的玉雕都賣得差不多了,新的玉石原料又還沒到,鋪子裡頭除了掌事,玉雕師們都放假了,只剩幾個家僕在幫著打理,倒顯得冷清得緊。
林竹筠才從馬車上下來,宋掌事就陪著笑臉迎了出來:「今兒太陽這般大,小姐怎還親自來了呢?若是要看賬,差人來取就是了。」
林竹筠手持玉扇輕搖了搖,輕笑著說:「我阿爹竟比不上宋掌事心疼我,他只會成日在我耳邊念要多去鋪子看看,要多注意賬簿上的細節,卻從不想總往鋪子跑,我這細皮嫩肉可經得住這太陽曬。」
宋掌事聽林竹筠這般說,笑得兩隻眼睛都彎彎:「老爺是在小姐身上寄予了莫大的期待啊!」
林竹筠沒有說話,只是低下頭淺笑了一下。
她走進鋪子,如她意料一般的冷清,不過後院玉雕坊內卻隱約有「咻——咻——」的雕刻聲,她疑惑地往後院走去。
宋掌事跟在她的身後,微微躬著身子解釋:「後頭是個年輕的玉雕師,名叫楊向陽,他自幼喪父,孤兒寡母地生活艱辛得緊,是老爺前幾年看他可憐才把他帶到坊裡來的,本來這陣子淡季他是可以告假回家休養的,但他為了多掙些銀錢,就自願留在坊裡給我們雕刻裝玉雕的木匣子。」
林竹筠走到雕刻坊門口,見裡面有一個清瘦的少年,約莫才歲,他身著一件青藍色的粗布短衫,肩頭搭了一條白色的汗巾,手上滿是長久雕刻形成的老繭,眼睛卻是晶亮無比,正仔細注視著手中的木材。
宋掌事往雕刻坊裡伸頭喊道:「楊家小子,快出來,小姐來了還不快問安?」
那少年抬起頭,一滴晶亮的汗珠從他額頭滑落到了下巴上。他見門口周身氣派的林竹筠,連忙拿起汗巾胡亂擦了一下臉龐,匆匆走到門口跪下:「小姐萬安……」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與畏懼。
林竹筠輕輕伸手虛虛抬他的胳膊:「快些起來罷,你不用怕我,我又不吃人。」
那少年這才起身,卻仍然是怯生生低著頭,粗糲的手指緊緊揪著粗布衣裳的一角,拘謹地站在門口。
林竹筠走進雕刻坊,看到坊中已經高高摞起半人高的一面木匣子牆,約莫有百十個了,她驚歎地問道:「這些木匣子全都是一個人雕出來的?」
那少年怔怔點了點頭。
宋掌事見他不說話,在一旁替他開腔道:「都是,都是,這些都是他不到十日就雕好的了。木雕與玉雕的手法略有不同,不僅要做精細活兒,還要把大塊木料劈砍成合適的大小,他自小做慣了這些活計,雕木匣這活兒,林記所有的師傅還真都比不上他的速度與手藝。」
林竹筠撫摸著壘起來的那些木匣,仔細一個個看就能發現每一個木匣的尺寸都一厘不多,一厘不少,而且花樣都能做到一模一樣的精美,連花蕊的大小都能做到分毫不差。
她不由感嘆:「這手藝著實厲害得緊呢……都說買櫝還珠可笑,可若是這樣精美的木櫝,恐怕是連珍珠都要遜色。」
那少年聽林竹筠這樣的誇讚,垂著的臉上隱約泛紅,緊繃的身體放鬆了幾分。
宋掌事也在一旁捋著鬍鬚道:「還真是,每次用這小子雕刻的木匣子裝玉雕,相看的人總要多看幾眼,若不是他一個人忙活不過來,恐怕老爺也願意讓他一個人包圓了我們林記需要的木匣。」
聽到這話楊向陽卻猛然抬頭:「掌事,我忙得過來!就讓我一個人做吧!」
宋掌事卻猛然用手中摺扇敲他的腦袋:「你忙得過來?你現在只負責三分之一就每日只能睡三四個時辰了,你還要不要命了?」
他臉上有急切之色:「可我阿孃看病要錢……」
林竹筠聽了,知道他必然是為了給他娘治病才這般拼命,心裡一陣感動:「你阿孃病了多久了?」
「去年冬天開始就一直病著……大夫說是從前辛苦導致的癆症,除了用藥,還得用人參這些仔細養著,所以……所以我才想賺錢。」他小聲答道。
林竹筠聽此,從袖中掏出一個錦繡做的錢袋子,塞到他的手中:「你先拿這些去,我給你的,不必還了。」
楊向陽掂著那錢袋,覺得重量不輕,都夠一年多的藥錢了,他連忙想把錢袋還給林竹筠:「小姐,這使不得!雖然我不曾讀過書,卻也知道無功不受祿的道理,今日我不能白白拿您這麼多錢,若要幫我,您讓我再多負責些鋪子內的活計就行了。」
林竹筠覺得他這人著實不錯,年紀還小卻這般懂規矩:「沒關係,這是我為了你的孝心給你的,你若是過意不去,就保證未來若是我有用得著你的時候,你不推脫就行。」
楊向陽聽林竹筠這般說,眼底泛起一圈紅暈,雙膝點地跪在林竹筠面前,捧著那錢袋說:「多謝小姐!日後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還請小姐一定要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