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第一個稱呼也帶有試驗的性質,劉思庸倒也不在意。他馬上換了一個稱呼——

“沉思者!”劉思庸又上交了一個名稱。這個詞也屬於泛稱,如果叫思想者或者思考者,那則會讓人快速聯想到地球上一位雕塑家的名作!沉思者,算是另一種譯法,但又和這雕塑的固定叫法區分開來。

除開對這雕塑情有獨鍾,劉思庸自從踏上這一段奇異之旅後,總在思考著、探尋著,所以用這麼一個稱呼也算貼切。最重要的是……有點X格。

“此稱呼可以使用,是否確認?”第二個提交的稱呼透過了。

“確認。”劉思庸沒有多猶豫。

“沉思者,你已正式登上方舟,這是屬於你的艙房,在這裡你將避免任何傷害……”系統隨即更換了稱呼,並開始繼續介紹工作。

“避免任何傷害……聽起來挺有安全感的……如果這艘巨型方舟翻了,這裡還會安全嗎?呵呵,開個玩笑,別在意……”劉思庸剛下意識地腹誹起來,卻忽然想到自己現在就是用意識和系統交流,自己這句玩笑話可別讓系統誤會了,所以立即澄清一下。

系統似乎沒聽到他的“疑問”一般,或者說,系統回答不了這種“超綱”的問題、再或是不屑於回答這種幼稚的問題……總之系統沒理他,繼續工作:

“現在開始結算任務獎勵……評價:平常,可以收穫基礎的1.1倍獎勵。現收穫苦勞值220……”

這次系統不但有提示音,還有一塊無形螢幕寫著文字版,出現在劉思庸的房間中。雖然都是意識感知,但“視覺”感知比“聽覺”還是更有衝擊力!劉思庸看著自己“沉思者”的賬戶上,苦勞值那一欄忽然跳動了數字,居然產生了一些激動——即便他知道,入門任務,獎勵都很低微——尤其是,系統居然配合著數字跳動,發出了一串清脆的金屬聲!一如錢幣落袋的聲響。

“完成支線任務一項,無評價,獎勵可選:一、隨機獲得100到500點苦勞值;二、隨機獲得價值IN級到N級的技能或物品;三、獲得功勞值1到6點;四、獲得潛能值1點……請選擇……”

支線任務的獎勵結算,居然有四種選擇。這讓劉思庸一下犯難了——他還沒弄清楚這些物品、技能啥啥啥的機制呢!

他立刻請求延遲結算,然後向系統提出了疑問。系統隨即將結算的虛擬介面更換成了另一副、類似於遊戲中的商城,只不過沒有那些花裡胡哨的圖片,只有樸實無華的文字描述和說明。

但這也讓劉思庸有點忍不住要流口水了——玩遊戲什麼時候最讓人專注且興奮?當然是看到無數高階裝備、牛X的技能展現在眼前的時候!雖然這些東西需要高額的代價去兌換,但翻一翻這些東西的描述,看一看它們的樣子,就足夠讓人產生慾望和動力了!

眼前方舟的“商城”——或者說叫兌換處——雖然簡陋寒酸,但與之相對應的,是這些東西都是關乎擺渡者命運的!所以即便沒有圖片、特效,劉思庸也看得格外認真。

匆匆瀏覽了大約半小時,劉思庸終於弄清楚了方舟兌換處的結構!

總得來說,這裡的兌換方式有兩種——苦勞值和功勞值!根據劉思庸完成的任務結算來看,苦勞值屬於基礎貨幣,而功勞值屬於高階貨幣,兩者之間並不能兌換,甚至沒有價值標準可衡量。苦勞值可以購買“商城”中大部分的物品,但,少數的、稀有的物品,則只有透過功勞值兌換。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是十分苦勞也未必抵得上一分功勞——這句俗語在這裡是極貼切的!

而物品、技能,則是“商城”中的主題。它們都有等級劃分。劉思庸能見到的頁面中,它們的等級由低到高分別為:IN、N、R,根據劉思庸的推測,這幾個符號代表的意思是:低劣、普通、稀有。這些等級之間還有一個半級的區間,比如所謂N+級,就是意味著價值在N與R之間——這並非正式的評級,只是為了區分價值的細化。

無論是物品和技能,都按照這種等級來標註。當然,R之上還有沒有更高一級?劉思庸無法判斷,因為商場給他開放的許可權並不高,他只能瀏覽到R這個等級的少部分物品。

舉例來說,IN級別的物品類似於:金屬製冷兵器、鎖鏈甲……這些東西大約價格在10到100點苦勞值之間,其作用嘛……誰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不過,物品本身說明之外的一些描述,倒是讓劉思庸有所明悟:無論什麼級別的物品,都會有一些限制——比如,劉思庸上回出的任務,是在監牢之中,那麼他即便擁有一把價值85點苦勞的青鋒劍,也無法帶到監獄裡去!也不能帶上某任務世界的飛機、地鐵……以此類推,如果你兌換了一把價值145點苦勞的左輪手槍,去到了無火藥科技的世界,也會無法使用。

當然,物品並非因此就顯得雞肋!它的使用性沒有門檻——兌換即可使用,使用次數不受限制(除非是消耗品)……這些都是物品類道具無可比擬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