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太子關心你(第1/2頁)
章節報錯
任聰雖然是文宗的學者,仕途不過是他施行個人抱負的一種手段,但他也深知這種手段是非常有效的。
文宗和道門一樣,雖然在三旺中超然物外,但要在俗世裡有所影響,必然不能拋開皇權。
任老夫子的抱負是在教育上的,之前得到過聖人(皇帝)的認可,以文宗弟子出仕,準備大展拳腳,誰知忽然被公學監摘了桃子。任聰還以為自己以後就只能在地方公學裡“小打小鬧”了。
沒成想,這一次帶學生來考試,卻接下了這麼大一個任務!任老夫子不愧是見識廣博。在最初的震驚後,便從太子的話語裡讀出了很多關鍵資訊——
聖人當初罷黜他,背後有深意,只是聖人如今狀況不好,這才讓他來了個“急起急落”;
太子已經在接手政務了,而且一接手便是重要的春闈、英傑會……這是逐漸傳位的節奏;
歷史的交替,必然會引發一些動盪。但他被太子緊急任命,就意味著他與這歷史捆綁了起來;
最最重要的是,自己當初在文宗裡研究出的學法,依舊在京城公學裡推行著!而且,在這一次擔任春闈主考後,他的這一套理論,很可能會成為真正的主流……
所以,任老夫子此刻心情非常複雜。當然,忐忑並不是主要的,因為老夫子也堅信,自己皓首窮經研究出來的理論,是沒有問題的。與其說忐忑,不如說是激動——多年夙願有望達成的激動。
不過,太子在說完勉勵的話後,似乎也覺得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他握著任老夫子的手沒放,於是又開啟了一個話題——
“任師傅……孤聽說,你新收了一名有趣的弟子——予章周家的周道安,對嗎?他也隨你一起來京城了吧?”
“嗯?”沉浸在暢想裡的老夫子猛然一驚,他下意識地就想到了周道安和夏承蔭的事,而夏承蔭的爹又是太子最親近的老師,所以……
“任夫子無需多慮,太子是因為令徒所做的戲劇話本,而對其感興趣的……”梁大公立刻在一邊解釋了一句,免得老夫子誤會。
任父子“哦”了一聲,稍稍放下心來。自己此時正被太子倚重著,想來他們也不會對周道安不利。
“庸之確實隨我到了京城——他的兄長周道玄今年要參加英傑大會。”
“哦,原來周家還有不少才俊啊!”太子應了一句——他沒有太在意名氣更大的周道玄,畢竟他自己對修行並不感冒——“那麼,他只是跟著來見識見識咯?”
任老夫子點頭稱是,太子則“呵呵”一笑,貌似隨意地說道:“既然如此,孤有空的時候倒想見一見這位年輕才俊……這樣吧!雖說此刻起,夫子便得留在宮中任銜,但明日才會正式下通告,夫子正式領銜時,便叫他一起來,可好?”
任老夫子自無異議——自己的弟子雖然並不打算出仕,但得到皇家青睞並沒有什麼不好。何況,任老夫子覺得,周道安確實很“有趣”,若是能和太子建立不錯的關係,那麼夏家的麻煩就不再是問題,甚至以後或許還能借此發揚自己的思想!
“阿嚏!”被師父和太子惦記的周道安毫無察覺地打了個噴嚏,揉了揉鼻子。
他此刻剛剛走出聽風樓,向著下一個目的地——外城的京郊而去。
昨兒半夜才回到客棧,“飽睡”一頓,到了第二天一早才來聽風樓彙報。得到了左聞風的首肯後,周道安需要繼續接觸蘇青荷,眼下,正要去第二次“約會”。
前天兩人聊得很投機。周道安到了後半夜告辭,蘇青荷也沒有挽留,但卻約好了今天繼續碰面,她要向周道安“討教”新曲。3天后春闈,需持續9天,而英傑大會也需要持續10天,之後便是鳳鳴宴……蘇青荷有了新琴(雖然是借的),但還需要配以新曲。
並非說蘇青荷之前沒有準備曲目,只是她聽過了周道安“臨時”作的那首《越人歌》之後,又有了新想法,想求周道安再創造一曲新歌。畢竟在鳳鳴宴上,老曲再怎麼演奏出花兒來,或是套上新樣式,都不如一首新歌來得更“新”——當然,前提要歌兒好。
不過,周道安不打算繼續在樊園和蘇青荷會面了。雖然這次春樓行並沒有給他帶來直接的麻煩,但間接的煩惱也不少。他始終對春樓運有陰影,於是乾脆和蘇青荷約到了外面“踏青”。
京郊,並不是真正的郊區,相反,千年的發展下來,雍京的周遭都被建設得非常完善了。京郊,如今已成了一處“景點”,有所謂的“京郊八景”,供本地人消遣、外來人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