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心比天高(第2/2頁)
章節報錯
按理,以迎客小廝的地位,這些話都是不能說出去的,但架不住眼前這客人實在是讓人感到親近啊!不知不覺,三言兩語之間,蘇大家的麻煩已經被周道安知曉了。
事情發酵得這麼快?按理……這只是昨天晚上發生的事啊!是競爭對手給她散佈出去的?還是捕風乾的——讓蘇大家身陷傳聞,給自己創造趁虛而入的機會?
心念電閃,面上周道安倒不會表露出來。反正他的計劃並不受影響,於是直接道:“那可巧,或許我能為蘇大家解憂。”
他拍了拍懷中抱著的長包裹,一臉和煦的笑容。
小廝這才注意到眼前公子懷裡似乎抱著個形若古琴的東西,頓時恍然,連忙道:“小的眼拙,原來公子是有備而來。咱們蘇大家原本‘琴歌雙絕’,以琴會友很尋常……嗨,小的多嘴了,公子請跟我來。”
在小廝的帶領下,周道安進了樊園。所謂聞名不如見面,經歷了“豪華專車”服務後,樊園本就會給客人造成心理期待。一入樓中,更會發現期待值還能提升——
裝潢豪華卻不土氣,燈光絢麗卻不炫目,佈置繁多卻不繁瑣……這裡的一切都沒有特別抓人眼球的,但細看每一處,又都經得起推敲。所謂“身在樊籠裡”,樊園就是人間大觀園!
人間氣十足!周道安對這個京城第一風月場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對這個場所的擁有者多了一番好奇。以後世的觀點來看,擁有這樣一處所在的人,應該類似頂級娛樂公司的老闆,手下坐擁無數明星藝人……但明星往往光鮮亮麗,出入臺前,老闆卻總在幕後。你知道一定有這麼一個人,卻很難見到。
“如果蘇青荷的麾下混入了一個‘邪教徒’,那樊園的老闆會不會知道呢?”這個疑問稍縱即逝。
因為眼前的景色接連變換,讓周道安沒有細究。迎客小廝一邊引路一邊介紹,讓周道安得知,自己要見蘇大家,要去的是樊園分樓第一棟最上層。
第一棟有三閣,最上層的自然是蓮生閣為尊,同層還有兩閣,分別是醇華閣、飲溪閣。其中飲溪閣的閣主魚憶昔又是十二閣中人。換句話說,第一棟彙集了兩位最紅的倌人。
至於六層高的樓,下面五層,自然是一些次一等的小班聚集,還有各色藝人、伶人,且不去說了。
單說周道安乘坐的開放式升降器,到了第五層,便不再上升了,得轉坐小型升降機——想來,頂上三閣住的都是“大明星”,怎能不搞出點“專屬通道”來?
一上頂層,周道安卻不自覺地縮了縮脖子——好傢伙!原來這樊園第一樓的最頂層,居然是個全開放的設計。與其說在樓裡,不如說是在一個巨大的平臺上,邊緣只有欄杆圍護,卻無牆壁遮擋。站在這高樓頂層,當真是八面來風、風寒刺骨、骨肉相連……不遠處,三座“仙閣”在霧氣中呈品字形排列,窗內透出溫暖的光。周道安不禁惡意揣測——這種設計,就是用寒風逼著人們迫不及待地投入銷金窟中。
去到蓮生閣的路上,周道安順帶瞥了兩眼其它兩閣。只見這三閣雖在一層、相距不遠,卻都有獨立的院落,自成風格。醇華閣在一片嶙峋怪石中,突出一個豪邁風骨;飲溪閣完全是東南風,走精巧別緻、浪漫優雅的路子;而蓮生閣,則建在一片池塘之中,這個季節塘內已無荷葉,只有微波粼粼,一葉孤舟在岸邊飄蕩不定。
三閣風格迥異,但相同的是,主閣之前都有一間雅室——這是供客人們“打茶圍”的。
打茶圍,又叫打茶會,是京城風月場上的一種“休閒”方式。雖說來春樓,都是休閒,但打茶圍是休閒中的休閒。說白了,就是一群人圍坐著,喝酒喝茶抽菸吹水……完全沒有壓力,氛圍輕鬆自在。
為什麼要設定這麼一個活動呢?因為但凡紅牌倌人,“粉絲”總是特別多的。大家們時間有限,自然不能挨個見、個個見。這時候,就要來一場茶會。大家出面,作陪一桌的客人,這樣每個人都見了面,又能從茶會中謀尋後續。
所謂後續,便是被紅倌人請入閣中,聽曲、下棋、聊天、深談……這時候的服務是一對一的,樣式多變。可要進入閣中,生客絕無熟客、貴客的便利,便要從打茶圍上著力。
因而,後來的打茶圍輕鬆的氣氛下,又暗流湧動了。一來,越是有名的倌人,一次茶圍的人數越多。但茶圍,歷來是免費的,客人甚至可以叫上二三好友一同參與,這都是不收錢的。就連大家親自作陪,談笑一番,也是不用客人們出資的。
這類似是一種廣告宣傳——看廣告是不收費的,目的是讓你購買商品。
可同時,打茶圍就容易產生一個問題——總有些客人只打茶圍,蹭菸酒茶不說,只在大家面前刷臉,俗稱“白票”。這類客人,任何高檔場所都無法避免,於是便有了打茶圍的規矩。
前一世看過不少小說的周道安,對此略有了解。何況,他“不恥下問”,一路上詢問小廝,也將規矩瞭解了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