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圖書管理員是有前途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位恐怕不知道,所謂‘天下文宗’,最著名的,不是我們這群老學究,而是它彙集了全天下最多的書、最多的資料!可以說,天下文宗,就是一個巨大的知識庫!很慚愧,本人皓首窮經,所學也不過是這知識庫裡的滄海一粟。”
第三把火,任老夫子並沒有直截了當地說明,而是先來了個鋪墊。卻讓臺下諸生聽得更加認真了。
“我雖離開了文宗本部,離開了雍京,但我並不打算離開這些‘書’。予章郡乃是古城古地,文風淵遠,因此,我有一願——既回予章,便要將此地散落於民間、又不見於文宗書庫裡的知識,重新整理、彙編、著述。”
“這是一項大工程,本人一己之力——即便包括這些教員——也定然是無法完成的。因此,我會從諸位之中考察、選拔志同道合的小友,一起完成這項任務。”
說到這兒,任老夫子就停下來,繼續捏著鬍鬚,看著臺下的諸生。
啥?這就完了?
不少側耳傾聽的學生訝異了。這話似乎沒有講完啊!任教諭是什麼意思?
大部分的學生都開始猶疑起來,但是人家“校長”話就是這麼說的,作為學生誰敢直接問校長“你究竟是什麼意思”?
只有小部分學生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眉宇間按捺不住激動。當然,這些學生基本都是高段的,還有極少中段的,幾乎沒有幼段的,且,多是寒門子弟。
“老四……你聽懂這老夫子的意思沒?”周道奇是最憋不住問題的,壓低聲音問周道安。
周道安沒有馬上回答,但他顯然是聽懂了。任老夫子的話放到他前世的時代,並不難理解,核心觀點就是——我這兒有一份996的工作,沒薪水,門檻兒還很高,誰願意來?
但如果有老闆這麼和你說,你估計直接要把簡歷甩在他臉上了——沒有實際利益的事誰會幹?一點好處都沒有,你當大夥兒在做慈善?
可如果心眼多的、會揣摩話中含義的人,就能聽出另一層意思——好處,不是沒有,但我不好明說,你懂的。
任聰老夫子的話其實就有這層意思。加上他前面的“兩把火”,就是再告訴大家:我不會虧待你們。第一把火,是妥妥地給福利。原本30天休息3天,變成10天休2天,換算一下休息時長多了一倍!
第二把火,是告訴大家,我很清楚教育的方向。而且,我為你們細化了學習科目,給你們省下了很多時間,還不耽誤學習效果。
第三把火,這些省下來的時間、省下來的功夫,用在哪裡呢?普通人隨你們去,但有想法的,可以幫著我一起修書。我可是天下文宗出來的,現在雖然任教,但我做的事,依舊符合文宗的宗旨,也算是為文宗做的。如果你能參與到這個大工程裡,就算你也給文宗出了一份力!
至於三旺之一的文宗,周道安也從付夫子那裡知道了不少資訊。三旺中,代表道統的是“太上教”,又稱道教,是漢域信仰的體現;代表權力的是皇家趙氏,這不必細說;而代表文化傳承的,則是文宗。因為漢域的文字,都是由文宗制定的,可以說,這個世界漢域文明的傳承延續,都有賴文宗。
但,“天下文宗”又有些特別。廣泛來說,天下文人都可以算是“文宗”的一員,因為你的所學、所用,都源於“文宗”。換而言之,文宗像是文化部、教育部、宣傳部的結合體。教材、科目、考試,都由文宗引導。
但狹義上講,文宗既然能成為一種勢力,也是有它的“門牆”的。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喊一句:我是文宗弟子,從文宗入世。要真正位列文宗門牆,就要對文宗有所貢獻。例如,你是一代大儒,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這些人才透過文舉試,成了官員造福一方,那麼你也算是教化有功。文宗在雍京的總部就會給你發一份“證書”,認可你是文宗子弟。
是的,這種身份看起來“榮譽”大於時效,但也意味著,你加入了一個龐大的、非常有影響力的組織!就算你身上沒有功名,也不是修行者,更沒有世家庇護,但文宗弟子就會是你最響亮的招牌!在地方上,官員見你要客客氣氣,世家對你要招攬照顧,哪怕獨來獨往的修行者,只要他說漢話,寫漢字,也得尊稱你一句“先生”。
如果你年紀輕輕,又是文宗子弟,那麼以後參加文舉,也是大大有優勢。別忘了,文舉的主考官,可幾乎都是出自文宗的。
可如何年紀輕輕就加入文宗門牆呢?很簡單,你為文宗做出一定的貢獻就好。或者,你成為文宗某位資深傳人的親傳弟子……
你要是加入任老夫子的“著作”小隊,那很好,以後任老夫子著書立說,雖然他是第一作者,但後面的協同作者名字裡,肯定有你一個。著書立說,就算是一種很可觀的貢獻了,因為文宗的核心,就是一個巨大巨大的大書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