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世強告辭,楊一暖又去工地上轉了一圈,二叔對兩家工廠也是非常的上心。

這會兒剛好從兩個工廠的工地上巡視完成,剛好來到了兩家工廠中間的地塊上…

而這會兒,在兩家工廠中間的這塊地上,有幾臺挖機,正在瘋狂的挖坑。

旁邊有幾個已經挖好的大坑,這會兒正有人在裡面砌牆抹灰。

這些個大坑就是收集養殖場的牛糞的發酵池了。

未來從養殖場那邊的牛糞,和各種汙水,都會被收集到這些大池子裡進行發酵。

當然這些發酵池裡,未來還會新增一些其他的東西。

比如本地農戶最頭疼,又無法燒掉的秸稈。

都會被收集過來打碎,然後投入到這個發酵池裡。

之後他們回往池子裡,放一些特殊的微生物菌群。

而這些菌群會對這些材料進行發酵,發酵產生的甲烷,丁烷等氣體。

就會透過管道,被運輸到附近的電廠裡,作為發電用的燃料。

而這些發酵池,也會定期進行清理,清理出來的廢料,就會變成生物肥料。

或者賣給附近的村民,或者會撒到農場的草場上。

這些生物肥料,可以有效的滋潤土壤,保證豐產豐收,避免土地板結等問題。

這些可都是人家歐美早就已經投入使用的技術。

而在咱們這邊,因為前期投入比較大,而且咱們的農村一般都是散戶經營。

不像人家的大農場建設,所以也沒人願意投入這麼大搞這種規模化的裝置。

很多農戶,更願意自己買化肥,畢竟這個投入比較低。

雖然這種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生物肥的方法很好,可前期投入太高。

拉長時間的話,確實可以降低成本,可對那些散戶農民而言,還是不划算。

不過這種工程,對於楊一暖他們來說,就是順水推舟的事兒。

畢竟這樣的工廠建成了,也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養牛帶來的汙染問題。

眾所周知,牛牛們一天下來可是能持有能拉的,每天排出來的糞便,如果不及時清理。

不但味道非常大,還會帶來蚊蠅滋生,病害橫行的問題。

他對目前工程的進度也非常滿意,又和二叔交代了幾句。

同時也和二叔強調了,這養殖場的專案完成一期之後,先緩一緩。

畢竟他們主打的是火雞漢堡,不是牛肉漢堡,今後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在火雞養殖上。

畢竟火雞養殖可比養牛簡單的多了,只需要一片山地,給他們活動就好了。

而且火雞消耗的飼料,也不像牛這麼多。

二叔也點頭表示收到,這一期的工程忙完之後,他也要轉移工作重心了……

視察了海巖村的生產基地建設進度,楊一暖就驅車回城了。

中午的時候,終於是抵達了自家在金三角地區開的另外一家分店。

這家分店附近有體育學院,和財經大學兩所高校,所以店面更大一些。

生意也更好一些,這一點從前天看過的賬目上就能看出最直接的體現。

而今天他到這家店的時候,這家店也和理工大學南門的店一樣,店裡排著長長的長龍。